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参考 >参考消息 >浏览文章

专家解惑:“震动”是地球的常态 北京近期无强震

2010-4-18 0:33:16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地震是否能够预报?

每次地震发生后,都会有一些学者说自己“成功地预报了大地震”,使用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但也有学者认为,地震不可预报,是“现代科学还做不到的事情”。那么地震究竟能不能预报呢?

 

万天丰说,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区分中长期地震预报和短期临震预报。“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这种中长期预报时间跨度比较大,能够提出一个地区在未来几年或几十年内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和最大震级,主要用于指导该地区的抗震设防。

 

短期临震预报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各国基本上还没有做到这一点。万天丰介绍说,目前各国地震预报都是经验性预报,主要依靠地震记录仪。“顾名思义,这种仪器是先有地震,然后才有记录。简单的说,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是如果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出现微弱地震的次数达到一定数量,那么我们可以根据经验推测这一地区发生强地震的几率有多大,大概会在什么时间。”1975年海城地震就是这样预报的,这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准确的一次强震临震预报。

 

“但非常遗憾的是,世界上几乎所有最强的地震活动几乎都不是呈正态分布的。换句话说,大部分强震之前都没有频繁小震的警兆,几乎是突然性的爆发。越是强震,越是突然。”

 

万天丰说,现在用各种各样方法预报地震的人很多,也可能有人确实“撞上”一两次,但是“任何科学的判断不在于一两次的准确,更重要的是真正掌握科学的规律。”万天丰说,现在临震预报最高的成功率也不过30%左右,“换句话说,就是三次中只有一次成功。一旦发布了地震预报,牵涉范围极广,公众和社会是否能够承受这样的失误率?”

 

那是不是说地震就无法预报了呢?万天丰认为,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其本质就是地下深部岩石的破裂和错位,而岩石的破裂和错位总是有一个形成过程的,不会没有任何先兆。”

 

万天丰举例说,比如大破裂和错位前,总会先产生一些小裂隙和小的错位,地壳中的温室气体,比如氡、氦和二氧化碳等就会溢出,导致当地温度的上升,及时地观测到这些变化就可能进行地震预报。“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征兆,如重力值降低、地磁场变化、地下水位变化等,如果我们能够综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手段进行系统地监测,找到这些理化参数和地震之间的定量关系,就有可能解决地震预报的难题。”

 

万天丰说,目前科技界已经注意到这个研究方向,并开始进行了相关研究。“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有广泛分布的观测台站和较长期地、系统地观察研究。不过,也许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关键字:
作者:齐芳 来源:光明日报
0% (0)
0% (10)
上一篇: 金砖四国走到全球决策中心
下一篇:外星人也喜欢旅游 最喜欢光顾的十大国家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