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的歼15战机照片。
俄罗斯航空专家曾公开抨击歼-15战机,并对中国工程师复制苏-33战机关键技术的能力表示怀疑。不过,鉴于中国在应用国外技术方面已有大量经验,歼-15战机的性能可能至少可比肩苏-33战机。
不过,俄罗斯军事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歼-15战机无力在全球市场上挑战俄制苏-33战机,因为歼-15战机性能较低。俄罗斯防务专家伊戈尔·科罗特钦科称:“中国歼-15战机不可能与俄制苏-33舰载机拥有同样的性能,我不排除中国重新与俄罗斯进行谈判,采购大宗苏-33战机。”
科罗特钦科还断言称,中国不可能解决与设计折翼机有关的技术问题,也不可能会为其飞机研发出可靠的发动机,尽管首架歼-15原型机据称已于2009年8月31日进行了首次试飞,且由中国研制的WS-10涡轮发动机提供动力。
资料图:在中国大连港进行整修的瓦良格号航母。
有分析指出,无论外界怎样猜测,只要中国海军最终决意装备航母,就必须要研发出国产舰载机,并建立生产线和相关的配套设施,这样才能保障航母战斗力的持续性。
但独立研发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像俄罗斯的苏-33、法国的“阵风”、美国的F-18等经典的舰载机都可作为参考,尤其是苏-33和“阵风”的“由陆转海”模式,与中国以歼-11、甚至是歼-10等机型为基础发展舰载机具有相似性。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中国航空工业已经具备了独立研发舰载机的实力,因此完全能够打造出满足需要的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