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尽快拥有航母编队的另一核心装备———核潜艇,印度海军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战略:从俄罗斯租借配备有先进的鱼雷与巡航导弹的“阿库拉”2 级攻击型潜艇“海豹”号,并在国内建造弹道导弹核潜艇“歼敌者”号。不过“海豹”号在试航期间,消防系统发生过故障,喷出灭火用的氟氯烷气体导致潜艇内的20 人窒息死亡、21人受伤。而“歼敌者”号也被外界质疑为没装核反应堆、没有导弹的空壳。此外,令印度引以为傲的国产“什瓦利克”级隐身护卫舰秉承了一如既往的“混搭”风格,集成了法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多国技术和武器装备,虽然火力强大,但其舰桥上布放的林林总总的俄式雷达影响了该舰的整体隐身效果。可见,印度发展海军时存在明显的“虚胖”问题。
与之相比,中国的海军现代化步伐更为扎实。在新崛起的造船工业支持下,渐进式地发展航母及其舰载机、先进护卫舰、驱逐舰和核潜艇等装备,并坚持自力更生,国产化程度不断提升。
中国海军未来航母设想方案
中印海上战略没有冲突印度打造强大海军,主要是为了掌控印度洋。西方甚至印度本国媒体时常渲染“中国海军对印度洋感兴趣”,并号召美国、印度和日本联手应对中国海军。
最近美印军事合作升温令一些西方分析人士看到了所谓“美印联手对付中国”的希望,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合作中的貌合神离。美国极力向印度推销 F-18、F-16 战斗机,但绝口不提最适合印度海军的F-35 舰载机,而印度则转而选择了老朋友俄罗斯的米格-29K 舰载机。
有分析指出,在美国看来,印度洋是控制国际海上能源运输线的重要区域,绝不会允许自己的地盘被别人染指。
美军在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岛建有军事基地,可部署隐形轰炸机、核潜艇和航母,对印度洋的控制能力要远远强于印度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