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参考 >参考消息 >浏览文章

外媒:中国如何应对甩掉伊战的美国

2010-9-5 15:47:13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美国航母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中东海域之间巡回穿行,最便捷的路线就是通过南海--马六甲海峡航道。这样的航行60余年来一直在进行。几十年来,美国航母从来没有中断在我国周边黄海、东海、台海、南海一带海域值班巡航。

 

这好比海上经常刮来刮去的暴风雨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一号台风刮过去了,下一号台风又在酝酿中。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真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中国附近海域的气象环境如此,国防安全环境也大体相仿。

 

与以往历次有所不同的是,美国军舰这次巡航是招摇过市,耀武扬威,大肆宣传。对此,人们大可不必大惊失色。60年来,中国就是在这样的安全环境中走过来的,对外国施加的任何压力,既没有惧怕过,也没有麻痹过。

 

中美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想起小平同志那句经典的话:中美关系终归应该要好起来才行。

 

近一个时期,美国高官频频就黄海、南海问题高调发表不友好言论,「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穿行日本海、南海、黄海之间。这种耀武扬威式的巡游招致中国官方的批评、媒体的挞伐和民间的激愤。一时间,中美关系向何处去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焦点话题。

 

与过去一年人们大谈「G2」、中美积极合作全面关系等热络场面相比,目前这种紧张胶着的结局多少有些讽刺意味。这种反差只能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去年人们对中美关系太乐观了,或者如有人所说「被美国忽悠了」。换言之,奥巴马、希拉里去年的表现只是虚伪的假象,现在终於撕下伪装,露出了霸权主义的真面目;第二种解释,人们对当前的紧张局面有些过於担心。

 

较之1995-1996年台海危机、1999年「炸馆事件」、2001年「撞机事件」,这次博弈既没有「肢体冲突」,也没有「群体事件」,只是唇枪舌剑,算不了什麽,波涛汹涌终会风平浪静;第三种解释,从过去一年高开高走到今年急转直下,当前状态并非两国主观意愿所致,而是一系列深层原因使然。只要冷静搞清事情原委,总结经验教训,中美关系仍会像过去三十年一样「螺旋式」向前发展。 上周,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五角大楼发布年度中国军力报告。这两件事引发了对中美关系及美国恐华程度的重估热。那麽,美国对中国的担心到底应该到何种程度?这取决於你问谁。

 

「大国兴衰伴随有巨大危险」,英国《金融时报》的约翰?普伦德警告称,全球力量转移往往伴随严重的金融混乱、货币动荡与贸易摩擦。这是因为新兴大国往往是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债权国,不愿承担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国际责任。

 

《华尔街日报》的莎嘉?达尔米亚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字虽然看上去颇为亮丽,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北京错误地投放了大量资金,引发了一场甚至能拖垮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房贷危机。」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 2月27日日宣布了美国从伊拉克撤军的时间表以及军事、援助与外交手段并举的对伊新战略。这表明奥巴马想要摆脱美国前总统布什背上的伊拉克战争这个「包袱」。

 

抽身伊拉克也是奥巴马在政治上的需要。伊战对美国内政产生了巨大影响,民主党打着「反对伊战」的旗号,不仅赢得了2006年国会中期选举,也为取得去年总统大选和国会选举的双重胜利捞取了足够的政治资本。许多政治观察家认为,年轻的奥巴马之所以在美国总统选举中脱颖而出,与他在反对伊战方面「近乎完好无缺」的政治纪录有很大关系。竞选时的表态也对奥巴马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截至2010年8月16日,驻伊美军死亡总数已达4415人,另有约3.2万人在战斗中受伤。庞大的军费开支也给美国经济造成沉重负担。在内政方面,由於战争费用居高不下,布什政府不得不通过挤压医疗保健、教育、住房和其他内政项目的经费来维持高额的军费预算。巨大的战争开支加重了美国的财政负担,加上美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而推出大规模刺激经济计划,以及税收显着下降等因素,2008-2009财政年度的前9个月,美国联邦财政赤字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

 

在本土安全方面,美国舆论普遍认为,伊拉克战争使美国财政、军事、情报等资源长期受到牵制,直接影响到本土防御和反恐能力,导致反恐形势愈加恶化。

 

伊拉克战争还使美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受到损害。

关键字:
作者:admin 来源:参考消息
0% (0)
0% (10)
上一篇: 外媒:中国版的“亚洲发展模式”
下一篇:外媒:中朝走近触动周边反思中国外交胜利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