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艘航母今年铺下龙骨。
印度和中国的航母计划有一些平行的因素,例如时间表接近,都有可能在利用来自俄罗斯或前苏联国家的技术。因此两国的航母计划相仿并可做类比。印度方面的航母建造启动时间领先中国一两年。由于升降机和蒸汽弹射技术的复杂性,几乎所有对(有关中印航母的)预测都是滑跃起飞设计,尽管有报道说,中国已经获得了蒸汽弹射技术,并计划建造一艘80000吨级的大型航母,类似美国埃塞克斯级,当然,这看起来似乎不大可能。
中国在2006年已经开始着手挑选所需要的特殊的航母零部件供应商。综合目前的种种情况来看,中国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很可能将采用滑跃起飞甲板,而不是蒸汽弹射器。首艘航母将在上海的长兴造船厂建造,有望在2010年铺设第一根龙骨,第二艘航母则应该在一年之内紧随其后。
中国将会为第一艘航母配备50架左右的舰载机,同时50名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也将完成他们的训练课程。苏联解体后,中国购进了67000吨的"瓦良格"号,这是俄罗斯当时最先进的航母,其构造和外形都与前苏联时期的航母有着本质区别。当中国购买它的时候,"瓦良格"号已经完工了70%,符合逻辑的话,这艘航母将被用于训练平台,直到新的国产航母在大约2014年开始服役为止。
过去30年来,中国获得了4艘外国航母。第一艘是15000吨级的澳大利亚海军"墨尔本"号(HMAS Melbourne),在1984年拖进大连造船厂进行拆解。拆解之前中国海军将它作为样品研究了5年之久。1985年,位于北京北部的一个空军基地修造了一个航母甲板的仿制品,使用J-8III飞机进行着舰测试。接下来是"明斯克"号,这是3艘苏联航母中的第一艘,它从一家韩国拆船厂购进,经由广州在1998年安置于深圳的一处游乐公园,第3艘就是"基辅"号,2000年购进后在天津进行展览。"明斯克"号在1995年退出现役,俄罗斯在将它卖给中国前花了5年时间拆除了上面的全部武器和电子设备。最后一艘是"瓦良格"号,1998年中国从乌克兰购买,由尼古拉耶夫船厂(Nikolayev Shipyard)拖运到澳门,2005年4月该舰进入大连造船厂。随后就在船厂的一个码头上停了4年之久,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瓦良格"号才被用拖船拖了两英里送进大连造船厂3号干船坞。从2009年4月末开始,船体整修和设备安装工作全面铺开。
中国航母别名,"特种重型舰艇".
中国的第一艘航母可能不会被称作"航空母舰",中国可能会模仿前苏联俄罗斯对航母的专用称谓--"反潜巡洋舰"(antisubmarine cruiser),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例如印度则称其航母为"防空舰"(air defense ship),而日本更是将海上自卫队的大隅级称为"护卫舰"。据说,此前中国的一些政府报告中很多时候使用了"特种重型舰艇"(special heavy vessel)的叫法。
有证据显示,中国自行建造的航母必将装备区域防空雷达和导弹系统。中国人民海军的水面舰艇上已经装备了两种型号的区域防空系统,一种就是(中国版)"宙斯盾"相控阵雷达和三层防空网,比如在052C旅洋-II级驱逐舰上的那样。三层防空导弹包括垂直发射的HQ-9远程防空导弹、HQ-16中程防空导弹和短程的近防武器系统(CIWS)。另外一种区域防空系统则是30N6E相控阵雷达与"里夫-I"防空导弹(S-300防空导弹的海军型号)的组合,目前,这套从俄罗斯进口的系统已经安装在了051C型导弹驱逐舰上。中国海军似乎是要用这种方式验证到底哪一种防空系统更有效,但不管是哪一种,它都会成为中国航母的优先装备项目。
J-10已用于特殊航母设备测试。
舰载战机有着特殊的要求,首先必须有坚固的构造,否则将无法承受弹射和着舰瞬间对机身机构的巨大冲击力,即使中国航母采用滑跃起飞甲板,拦阻索着舰也仍然必不可少。其次是相比陆基战斗机而言,舰载战机需要附加一些特殊的设备,譬如可折叠的机翼、特别加强的起落架和着舰尾钩等。
中国已经为其航母考虑了几种舰载机(选择方案)。J-10和J-10A战机已经参加了很多测试,在这些测试中它们都加装了特殊的航母舰载机设备,但相比而言,苏-33舰载战斗机更加现代化,技术水准更高,而且战机本身就是作为舰载机设计,无须再附加任何设备--比如着舰尾钩。配备有国产1474火控系统和WS-10发动机的中国空军歼-11战机(苏-27中国版),不太适合作为航母舰载机使用。中国已与俄罗斯就采购50架苏-33舰载机进行了两年谈判。中国在2006年从Tsnii Sudavogo Mashinostroenia购进了四套俄制完整的尾钩组件,其中包括甲板下设备、阻拦网以及尾钩系统。
据说,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的JH-7战斗轰炸机也曾被安装尾钩用于测试,但是考虑到飞机本身的性能和其他一些因素,它是不太可能被用作航母舰载机的。"瓦良格"号是进行类似航母着舰试验的完美平台,也有报道说在阎良某地的测试基地上建造了类似"瓦良格"式的滑跃起飞甲板以供测试使用。
对于中国来说,机翼折叠技术是很困难的,但是俄罗斯不向中国出售苏-33,因为中国未经俄罗斯许可便"仿制"了AL-31F发动机,而中国空军的三种主力战机--J-11A、J-11B和J-10A战机都采用这款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因此,中国转而采用一种非折叠机翼的舰载战斗机也是有可能的,这并非不可接受,法国为"戴高乐"号航母配备的"阵风"海军型战斗机就没有折叠机翼的结构。中国从2006年开始就与乌克兰讨论,希望使用后者位于敖德萨(Odessa)、"海军试飞中心"(Nitka)和塞瓦斯托波尔(Sevastopol)的航母飞行员训练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