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参考 >参考消息 >浏览文章

直播歼20首飞 中国军迷力量引起全世界关注

2011-2-13 18:55:33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歼20战斗机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众多“骨灰级”的中国军迷就聚集在“鼎盛军事论坛”,用只有资深军迷才懂的“黑话”交流,并上传真假难辨的消息和图片。据说,这是为防备论坛中充斥的那些刺探情报的境外“网特”。成立年代稍晚的“飞扬军事”专注于研究军事技术,时常会贴出国产新装备的图片,甚至还因为图片的使用权与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主编平可夫反复争论。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加利·李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对中国军迷掌握的军事专业知识之深厚感到惊讶。西方猜测中国的军迷可能是专门学习军事技术的高校学生,或者是某些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士。但据记者了解,军事论坛上活跃的“骨灰级”军迷中真正从事与军事相关行业的并不多,他们能对武器装备性能如数家珍,更多是因为兴趣而自行钻研的结果。在IT行业工作的资深军迷“木刀”说,中国军迷是伴随着一些重大事件成长起来的:1991年海湾战争、1996年台海演习、1999年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事件和国庆50周年阅兵、2003年伊拉克战争,还有美国战争大片《兄弟连》等上映、中国歼-10亮相等都催生了大批军迷。“木刀”说,现在国内有些军事类刊物也是军迷在办,作者群体里也有很大比例的人来自民间军事爱好者,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军迷的水平。

 

对中国出现庞大规模的军迷现象,中国军事专家宋晓军认为,随着国民化教育的普及,中国老百姓关注的范围已从原先围绕自己身边的事拓展到关心国家命运等更广泛的空间。此外,中国的近代历史也让国人对外部安全的影响尤其敏感,因此中国军迷的增加,实际是一种文化的反映,体现的是中国物质化和工业化发展的缩影。

 

西方人接触国防教育更容易

 

在《环球时报》记者对多位国内军迷采访时,军迷“烽火”认为,中国军迷的专业程度与西方国家的军迷相比还有所欠缺。他说,例如国外民间有批天文爱好者持续跟踪太空中的所有卫星,然后每天在网站上公开更新其轨道。2010年,被称为未来太空战斗机的美国X-37B飞行器在太空中多次进行秘密变轨试验,最早披露这个动态的就是这些国外的民间天文爱好者。“木刀”认为,西方国家的军迷接触武器装备的机会更多一些,比如美军在很多地方都有开放日,军迷可以直接接触各种装备。“烽火”认为,作为军迷的启蒙教育,国外接触国防和军事教育要比中国容易。例如欧洲的军事纪念和展览设施远比中国多,甚至会进到社区内,很多地方的墙上还有本地入伍阵亡者名碑。

 

“军迷实际上就是一群有自己喜好的人而已,和有的人喜欢邮票、有的人喜欢户外运动是一样的。”“木刀”这样告诉记者。他认为,外界不应该也不需要对中国军迷保持警惕。不过,在资深军迷们看来,尽管中国军迷规模快速膨 胀,但很多人的“专业素质”和军事知识还不够。军迷“蓝胖”说,有些军事爱好者胡乱吹嘘中国军力,反而为国外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提供了素材。

 

同中国一样,日印等邻国都有特殊的军迷群体。在日本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旁边有一个商业楼的顶层经常聚集着日本军迷。此外,普天间机场旁边的嘉数高台公园的了望台,也是日本军迷观测美军战机起降的绝佳地点。日本军迷团体很受日本军方和社会的重视,他们认为这种军迷组织是加强国防宣传和“养兵于民”的重要手段。着名的“战之魂”军迷团体大约有15万会员,一些骨干经常参加军方和政府组织的各种研讨,他们的意见很受重视。就专业水准而言,日本军迷热衷于模型制作和所谓的“战略推演”,其中中国的枪械和军事装备,以及与中国相关的“未来亚太战争”的推演都是“研究重点”。

 

印度也是一个军迷众多的国家,该国有《印度防务评论》、《烈火》、《印度地面战争研究中心杂志》等十多家军事期刊。中国试飞歼-20以及中国军迷的热情也引起不少印度军迷的关注,他们在《印度时报》等网站上留言,特别是对印度造不出新一代战机感到失望。军迷“拉帕特”说,印度还要再等10到15年才能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战斗机。他认为,所谓的印度人才大部分是软件行业的工程师,而中国与俄罗斯的科学家更多,因此才能研制出战机这样的“终端产品”。军迷“拉珠”说:“我希望我的国家成为强大的、受尊重的国家,但每天希望都在破灭。我们政府用了几十年时间来决定制造什么样的飞机,却总是在腐败丑闻中走走停停。”

 

军迷与军方互动是好事

 

由于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在研军品信息公开的机制,因此中国军迷对歼-20首飞的“直播”,被西方猜测是中国政府在试验通过非官方的途径来增加军事透明度。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加利·李解释说,如果中国正式宣布歼-20试飞,很有可能被西方解读为“武力恫吓”或者是为了针对某一具体国家。相反,通过这种非官方透露给国内军事迷的方式,一方面让世界了解中国军事的最新发展,另一方面避免给西方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以新口实。他认为:“中国的这种低调处理方式目前是世界上独有的。”也有国外专家认为,一个自信的大国,没有必要通过网民、军事迷来向外界传播军事和国防动态。美国海军分析中心副总裁冯德威谈到中国军迷直播歼-20首飞时表示:“在美国也有很多像中国军迷一样的军事迷,这是一个全球现象。”

 

事实上,类似中国军迷“直播”歼-20首飞的情况,在美国曾出现过。美国空军在内华达州神秘的“51区”附近有一个秘密基地,U-2、SR-71侦察机和F-117隐形战斗机等绝密飞行器都曾在这里进行测试。据1992年美国《时代》杂志披露,美空军在该基地测试一种最快能达6倍音速的高空隐形侦察机“曙光女神”,结果大批美国航空爱好者整天守在附近,同时各种所谓“曙光女神”的照片也到处传播,迫使美国空军和国家侦察办公室出面否认。

 

中国军迷激增,也让人担心会不会出现军事泄密事件,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国防发展。对此,军迷“HK2000”表示,飞机一上天,在现代社会发达的信息传播条件下,基本外形是不可能保密的。军迷“木刀”说,军迷说到底不过是一种文化力量的体现,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左右国家政策的力量。冯德威同样认为,中国军迷不会泄露什么重要的军事机密,因为“无密可泄”。中国军方也不会听从军迷的意见研制新型武器。他认为,中国军迷与中国军方互动是件好事,会增加中国军队的开放和透明度。冯德威甚至建议:“中国人民解放军可以从这些很聪明、很阳光的军迷中招募后备役力量。”

 

加利·李认为,中国最核心的军事情报仍保守得相当严密,同时,中国政府正迅速学习怎样把军事迷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例如,透露有必要透露的信息。此外,中国军迷还能帮助军方收集国外公开的军事信息。他认为,中国军迷也会对中国军方的某些事务提建设性批评。

关键字:
作者:admin 来源:参考消息
0% (0)
0% (10)
上一篇: 日企业家“让出钓鱼岛”言论遭围攻
下一篇:穆巴拉克辞职风暴冲击中东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