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风格依旧京戏功深
南方周末记者朱红军
□实习生孙涛蒲彩
“我拉胡琴的水平提高了很多倍”
朱镕基自从2003年人代会上卸去总理职务之后,就很少公开露面。
据新华网报道,2004年12月7日,他出席了一个仪式,并对自己的退休生活做了描述。
这次仪式的主角是朱镕基,德国中小企业联盟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授予他“欧洲中小企业奖”。
朱镕基说,“去年(2003年)3月份我从总理的岗位上退下来,从此以后,我几乎没有在公众场合和电视媒体上露面。只有一次,那就是邓小平先生的100周年诞辰的纪念活动。这次是第二次。”
欧洲中小企业奖每5年颁发一次,由欧洲中小企业联盟EUMN和德国中小企业联盟评审委员会确定受奖人。在朱镕基之前,只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获此荣誉。
朱镕基描述了自己的退休生活,“我在岗位上的时候,我不敢说是全国最忙的人,至少也是最忙人中间的一个。”“但是我的退休生活也很丰富。我最喜爱的是中国的京剧,我现在不单是唱戏,而且还拉京胡,经过勤学苦练、名师指教,我现在拉胡琴的水平比过去提高了很多倍。”
2003年11月,朱镕基去了一趟湖南。在湖南京剧团琴师张再峰眼里,“票友”朱镕基像同台搭档一样亲切。路经长沙时,朱镕基在下榻的湘麓宾馆专门邀请张再峰登门,切磋技艺。
“他喜欢唱老生,唱得有板有眼,专业得让我吃惊。”张再峰回忆,当天下午,从3时到6时,从《甘露寺》、《搜孤救孤》到《乌盆记》,二人轮番配对,你拉我唱,甚是合拍。第二天,湖南京剧团的艺术家们干脆都来了,要和总理切磋,“又热闹了一个下午”。第三天,因为计划临时变更,定好的排练被迫取消,朱镕基还颇为遗憾地说,“下次还要来唱。”
林则徐纪念馆的特殊客人
今年4月15日上午,福州市澳门路16号门前,一列3辆中巴、4辆轿车组成的车队缓缓停下。一侧喝茶的街坊周学坤(化名)老人,习惯性地看了手表,10点25分。
黄有伦(化名)是纪念馆的检票员,还未扫清院子里的积水,就见一位身着土黄色夹克的老人缓步进来。
福建省安全厅一位随行人员介绍,朱镕基此行福建除座谈、走访外,行程末尾走访了林则徐纪念馆、马尾船厂以及鼓山公园等。
偏居于澳门路上的林则徐纪念馆,又名林文忠公祠,建于1982年,在福州众多的名胜古迹中,并不为自费游客所热衷,但建馆以来,备受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
在林则徐铜像前,朱镕基驻足不语,左右的两侧墙上分别是马克思、毛泽东以及江泽民的语录、题词,胡乔木书写的对联则被镌刻在厅内两根朱红的廊柱上。
当日天气阴冷,舟车劳顿的前总理并没有游完所有景点,他身穿暗红上衣的夫人劳安紧随左右,偶尔会轻轻扶上老伴一把。
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朱镕基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林则徐被流放新疆时,曾写下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被多位国家领导人引用,朱镕基亦是其中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