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拓展
“牌照的发放进一步拓宽了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业务范围。”胡媛媛告诉记者,随着国内第三方支付应用的渗透率急速上升,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定位从简单的资金结算平台,发展到了具备连结产业链各环节和行业上下游的多元化的资源整合平台。
目前,第三方支付涉及的行业已由网络购物、航空机票、公共事业缴费等,逐渐向物流、保险、慈善等领域扩展,合作伙伴不断增加;在网络类型方面,受网络融合趋势的推动,第三方支付在手机端的应用也开始启动。
艾瑞咨询支付行业分析师程善宝指出:“目前,多行业的应用服务拓展成为支付企业发展共识。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第三方支付企业在企业支付、保险、基金和教育等领域的发展将更加深入。”
“易宝支付此次获得许可的业务类型包括货币兑换、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和银行卡收单等。”唐彬告诉记者,“在行业市场上,除了数字娱乐、电信、航空、教育等优势行业外,今后易宝支付将拓展包括保险、基金在内的更为广阔的行业支付市场,在相关行业内进行互动营销,跨行业营销,以及利用商家和用户的数据库进行推广等增值服务。”
与易宝支付相比,拉卡拉的战略更加细致。孙陶然表示,拿牌之后,公司将加大投入力度:一方面全力拓展渠道,加快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铺设的终端网点渠道,力争3年的时间将线下网络发展到100万个;另一方面,将进一步丰富产品内容,整合线下收单、便利支付、移动支付等多种业务,在创新融合的思维下拓展合作领域,同商户达成更多合作项目,将便民金融做到极致,让支付触手可及。
格局待破
“第三方支付牌照落地为支付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张萌进一步分析到,“资本市场在第三方支付领域将进一步活跃,未来将有更多的资本注入该市场,从而引发一轮兼并、收购和融资的浪潮。”
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在张萌看来,一方面,首批支付牌照的发放,给这些企业争夺现有业务,尤其是目前尚未获得牌照的支付企业的业务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随着各家获得牌照的企业投入力度的增大,未来获得牌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所以,获得牌照只是第一步,不断寻求业务创新,进行差异化竞争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关键。
此前,对于第三方支付市场的角逐已经开始,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联华OK、京东、农工商超市先后宣布与支付宝“分手”。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费用问题或许只是一方面,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对于第三方支付市场的觊觎。
目前,京东商城正在与银联进行合作,共同开发支付工具,该工具将在2个月内推出;百联集团也将自建第三方支付平台“安付宝”,并正在申领牌照;农工商超市将出资1.5亿元自建第三方支付平台“便利通”,正在向央行申请第三方支付业务牌照。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650亿元,环比上涨3.2%,同比涨幅达到102.6%。易观国际预测,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年底前将突破1万亿元,2012年,中国互联网在线支付市场规模可望达到1.6万亿元。
“牌照发放后,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竞争格局必然会出现调整,一些小公司可能被收购或兼并。”胡媛媛认为,“第三方支付企业都将深入细分市场,积极开创新业务和新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领先者凭借其品牌与创新优势在迅速拉开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