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参考 >参考消息 >浏览文章

法媒称三峡大坝木已成舟 南水北调或应叫停

2011-5-31 10:59:26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小三峡

 

西线工程计划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分水岭的输水隧洞,将长江水调入黄河上游以图解决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回声报》认为该计划因技术难度过高而到目前为止依然处于萌芽状态。

 

中线工程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北京与天津等地的饮水问题,也是文章作者最关注的项目,因为据了解,北京2012年左右的城市规划都是建立在中线工程完满结束并且成功运作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该工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中线工程的具体内容是抬高湖北丹江口水库的水位,再引水途径黄海平原,一路北上输往北京和天津。工程的技术人员向《回声报》记者介绍了中线工程在技术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三峡大坝防水图

 

首先是抬高丹江口水库的水位,这就意味着必须加高加厚水坝,而仅次一举,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因为要融合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的水泥大坝和符合今天技术标准的现代化建筑材料并非易事,不过这一大难关目前已经被跨越,增高后的大坝高度为176米,水库的蓄水量被增至340亿立方米,届时丹江口水库的面积将与三峡水库的水面积不相上下。提高水库的蓄水量之后,下一步还必须每年运送九十亿立方米的湖水,其中十亿立方米输往北京。而要达到此一目的,除了必须耗费巨资疏散沿途居民之外,还必须打造渠道,保障水流的安全畅通,使用最先进的防震建筑材料避免河道倒塌,最使工程规划人员头疼的是如何穿越沿途的大小河流,尤其是黄河,目前技术人员正分别在黄河水底二十五米和五十米深处修建两条直径为七米的隧道,这两条隧道不仅必须抵制隧道内外水压的变化,而且还必须应对黄河河床不断移动的挑战。

 

对大多数国外的观察人员来说,北京的这一南水北调的计划未免显得有些不自量力,狂妄自大,当被问到有没有考虑到这一浩大工程的环境后果时,南水北调建委办公室一名音译名为申丰胜的负责人对记者笑着说,他是工程师,他首先考虑的是技术问题,再说,他认为这对环境的影响应该微不足道。

 

     

 

三峡大坝2005年首次开闸放水

 

不过,北京水资源保护办公室的退休官员王建(音译)却并不赞同上述观点。他认为应该是人类来适应大自然而不是大自然来适应人类,他担心地表示,丹江口水库的蓄水北运之后,长江的水流量将因此而减少,届时如何解决长江流域的干旱问题?谁能保证长江水位的下降不会导致长江入海口海水倒流的现象?从而影响整个长江三角洲的耕地质量,最后,谁又能够保证这些工程坚不可摧,万无一失,经得起任何天灾人祸的考验呢?

 

《回声报》最后评论说,就在三峡工程的瑕疵不断暴露于天下之时,另一个中国难于回避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那就是中国各界在南水北调工程上的共识还能持续多久?除了工程所必然导致的环境和经济后果以及南北之间的地区矛盾之外,工程的巨大耗资也值得各界认真讨论,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总耗资七百五十亿美元,相当于修建三峡费用的三倍。

 

外媒评世界建设的七大工程:我国南水北调上榜

关键字:
作者:admin 来源:参考消息
0% (0)
0% (10)
上一篇: 卡扎菲面临“阿帕奇”致命攻击
下一篇:中国“鱼米之乡”干涸急敲警钟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