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陈仲龙对杨克俭书法之述评
克己修心智,俭风见逸怀
——我所认识的书法家杨克俭
笔走龙蛇见精神,抑扬顿挫似鸣琴,信手书出翰墨妙,西域书坛有此人。
来新疆工作很多年了,对这里的一切已经眷念成瘾了,正所谓山美、水美、人更美。这里民风淳朴、山川养人,随着西部大开发、文化的兴起亦前所未有,在这几年的工作中,也结识了很多文化名人以及同道。其中书法名家杨克俭先生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和难忘。
在一次文化聚会上有幸与杨先生同往,展纸挥毫,各抒风采。我看到新疆书画家们的书风、画风相对于内地的同道来说,更是充满了激情。而紧靠窗户的一位瘦瘦斯文的书家吸引了我,看似一副学者风采的杨先生,儒雅中庸,谦谦有礼,展纸濡毫,其风顿变,笔走龙蛇,行云流水,如涧底流湍,抑扬顿挫。当时看到杨先生的这种激情,这种洋洋洒洒的飘逸之风,所观之人尽皆叫好。因为中国的书画与西画之最大区别,即不在于刻画,而更在于抒发,抒发内心的感悟、内心的情怀,更是抒发对美好的憧憬,而书法则更能体现书者内心的这种激情。我当时即细细浏览了杨先生已经书好了的几幅作品,如前所言,每幅作品展示给观者的真是一种视觉的享受,笔道遒劲却又如行云流水,八面出锋又现出自然之妙。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接触书画家们以及书画作品,除了自身的偏爱,更喜欢先生的这种书风,这种飘逸的感觉,更如闲云野鹤,不拘小节,而又极尽书法之美的风采让人印象深刻。
用餐之时,我便主动与其同桌,所谈则更为投机,席间畅饮更了解了新疆汉子的豪迈之风,也让我这个京城来的人与杨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我去哪里都会关注我的这位兄长。衷心祝福杨先生艺术之树长青!
壬辰夏月于京城 云之
[述评二]
最近应邀与几位文化界的朋友去南山相聚,原以为只是小盅一下,到了才知还来了一位书法家。在大大的蒙古包里的画案旁,一位儒雅谦谦的书家正行笔犹酣。介绍方知此人乃书法家杨克俭先生。此前在书法界虽有耳闻却一直无缘与杨先生相识,此番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看着一幅幅写好的作品颇有意境,那种动态的美感让我心生痴迷,便冒昧求杨先生可否书一幅我喜欢的文字。杨先生并未推委,铺纸濡毫,下笔狂疾,如行云流水,那种笔风的弹跳真如山间流水充盈着一种音乐之美,墨气的变化如绘画一样给观者一种视觉的享受。
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留给了我们无数的瑰宝,数不清的先贤给我们留下了书法的大美之作。其实每个时代都有那些执着艺术的人追随着他们的梦想。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品味展现了每一个书法家内心的学识修养以及他们对人生对艺术的感悟和情怀。
杨克俭先生这种飘逸的书风一定跟他的经历修养有关。经过两天的接触,我对杨先生有了完整的认识,更对他的作品痴迷,于是随即也书了一张字,是我看了杨先生的书法有感而发的也算是一种交流吧。在草地上远眺,氤氲叠翠,远雾如纱,如仙境一样,从身边杨先生的神态我看到了《西域书画》的那种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胸襟和他们对未来的向往,由此想到新疆这个养育艺术家的大美之地,一定会有她的大发展、大辉煌的。作为中华艺术的一朵奇葩一定绽放的更加美丽,更祝愿杨先生的艺术之路一马平川,前程似锦。
壬辰冬月 寒石 写于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