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峡时报》6月26日文章】题:想像一下亚洲未来的权力角逐(作者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访问高级研究员达尔言特·辛格)
对各国长期的权力角逐进行预测原本就很容易出错。然而,由于这对希望对未来有个规划的决策者而言非常重要,战略思想家们必须接受这一愚勇的任务。最近他们当中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是亚洲未来的权力分配。
澳大利亚对这一地区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以来,在其外部安全问题上,它都依赖于有着类似民主观的西方国家——首先是英国,其次是美国。
随着中国的崛起,澳大利亚可能正面临一个非民主亚洲大国成为亚洲主导力量的局面。澳大利亚越来越依赖中国对其矿产资源的无尽需求,这令它倍感忧虑。
位于悉尼的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最近开始就亚洲未来的权力关系进行研究,本月发表了一份题为《权力与选择:亚洲的安全前景》的初步研究报告。
报告分析了到2025年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美国占据主导地位、均势、各大国协调行动和中国占据主导地位。
报告认为,这一时期美国很可能会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之后将出现一种均势,亚洲的安全秩序不再主要由美国的选择和偏好来形成(尽管它在影响力方面可能仍然占优)。
各大国之间处于竞争状态是这一均势的一个特征。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认为后两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至少在2025年之前是这样。作者们认为,各大国协调行动是建立在主要大国共同条约基础之上的一种秩序,以免爆发寻求霸权的战争。报告作者认为,在亚洲的背景下,很难长期维持这种协调一致。
中国占据主导地位被认为是最不可能出现的结果,尽管实现这一目标是中国长期以来的诉求。中国周边的大国很可能会抵制中国的崛起,另外,中国面临的诸多国内挑战也会分散其精力。
报告说:“如果之前没有出现一个长时期的多极状态——比如,中国在均势和各大国协调行动阶段逐步积聚力量——或者该地区战略秩序受到突然打击,占主导地位的地区秩序迅速瓦解,中国不太可能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