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太阳报》7月27日文章】题:拆迁条例难产 执政为民落空内地当局去年底酝酿修订导致万千拆迁悲剧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但遭到地方政府和开发商联手阻拦,条例修订遥遥无期。
为了争取拆迁条例的修订,不少人已经付出生命代价。成都市金牛区居民唐福珍,因阻止有关部门野蛮拆迁,站在楼顶抗争,最后淋汽油自焚,伤重身亡。更凄惨的是,这一家人至今还被政府定性为暴力抗法。唐福珍之死是司法之耻。而不久前,作为国防科研基地的中科院力学所实验室也被不明人士强拆。
开发商与地方政府的推土机之所以有恃无恐,依据的是《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这条例虽然与宪法相悖,又与物权法有抵触,却成为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廉价获得土地的有力工县,亦是他们的保护伞。因此,尽管此法千夫所指,修订工作仍然阻力重重。
在楼价高企的今天,拆迁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以上海扩建虹桥机场为例,当局对拆迁户的房子按每平方米761元、土地按每平方米1480元进行补尝,但周边商品房价格每平方米超过1.5万元,差距极大。
内地很多房地产开发公司都是由官员或其亲属操控。因为有特权作后盾,这些开发商不仅可以动用地痞流氓,也可动用政法机关,黑白两道一起,老百姓岂有还手之力?
至于地方政府,最近几年都是依靠土地财政发工资、发福利,如果拆迁条例被修订,相当于斩断他们与民争利的黑手,地方财政枯竭,官员自然会群起反扑,以各种手段要挟中央政府。轻早之前,就有地方政府放风,声称一旦拆迁条例修订,财政成为无源之水,公务员队伍就难保稳定。
拆迁条例修订,其实是权贵阶层与弱势群体的一场利益博弈,关系到当局代表谁的利益,为谁执政的问题。近年内地已形成庞大的官僚资本利益集团,政府已被他们绑架。凡是有利于官僚资本集团的法律,当局便会加班加点推出,而那些不利于他们的法律,当局便酝酿来酝酿去,最终无疾而终。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如此,拆迁条例修订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