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8月4日报道】题:名人列队帮助国家开展形象宣传运动
50位名人将在由国家赞助的中国形象宣传片中露面,香港地产大亨李嘉诚位列其中。该宣传片预计将在国庆节前的9月份在海外播放。
这个时长30秒的广告短片将在西方主要电视台播出,其他参与拍摄的名人还有篮球明星姚明、航天员杨利伟、香港电影导演吴宇森、奥运会金牌得主郭晶晶和钢辈演奏家郎朗等。
李嘉诚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名列第14位,他在电视广告中露面极其罕见。
《光明日报》网站援引该片摄制组总策划朱幼光的话说,“我们不仅仅让这些杰出华人都出现在一部片子里,我们是让他们出现在同一个镜头里。”
“你无法想像李嘉诚、(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和(网易创始人)丁磊这些人站在一个镜头前将会让观众感到多重的分量。”
除了由50位成功华人出演的广告片,此次规模庞大的宣传活动还包括一部时长15分钟的专题片,它反映的是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研究、教育、环境和少数民族关系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广告片将在包括CNN和BBC在内的主要电视台播出,而专题片则将由分布世界各地的中国大使馆在举力活动时放映。两部片子都将用英语播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表示,这部纪录片旨在塑造和提升中国繁荣发展、民主进步、文明开放、和平和谐的国家形象。
北京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起增强了国家软实力宣传活动:据内地媒体报道,中国在海外投资设立孔子学院和创办电视台,还花费数百万元做广告。
中国在去年11月发起了一场“中国制造”宣传活动:中国在CNN和BBC播放一部30秒的广告片,借此强调中国公司与海外合作伙伴在生产高品质产品方面开展的合作。
中国传媒大学学者李未柠表示,国家公关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表示,该计划意在平衡片面的西方涉华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何辉表示,对一个国家而言,使用现代传播手段制作广告是建立自身良好形象的有效方式。
【台湾《旺报》8月4日报道】题:名人拍宣传片争国际话语权
中国准备制播国家形象宣传片。外界解读此举是大陆“软实力”的一次展示,也是国际话语权争夺赛的序幕。国家公关时代已来临;至少大陆官方是这么认为。因此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在北京启动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的拍摄,就是此思维下的产物。
中国社科院学者李向阳表示,随着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中国融入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对全球政治、外交、金融等方面影响越来越大。而中国此前在塑造自身形象方面,无论是政府和民间都做得还不够。
在依靠国际主流媒体“发声”的同时,中国国家公关也打造自身的强势媒体,向海外发出“中国声音”。去年以来,大陆央视开播阿拉伯语、俄语国际频道;今年起专门针对海外观众、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正式上线。
【香港《太阳报》8月4日文章】题:国家形象宣传 犹如王婆卖瓜
自从去年在国际上推出“中国制造”的宣传广告之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目前正式启动了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的拍摄工作。当局将这项国家形象宣传当做塑造中国软实力的尝试,但这种王婆卖瓜式的自我宣传有何效果,令人质疑。
其实,国家形象不是依靠宣传树立的。美国从来不打政府广告,因为他们用实力说话。美国公民走到哪里,美国政府的保护就跟到哪里,美国护照就是最好的宣传。相比之下,如今有多少人会以身为中国人为荣呢?最近这几年,中国官员、富人移民成风,纷纷弃国而去。
中国目前在国际上最大的负面形象,一是贪官遍地,司法不振,社会不公;二是制造的产品粗制滥造,尤其是食品安全无保障。中国要想让世人耳目一新,让国人充满信心,就应从这两方面痛下决心,大力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