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日前发表文章,题为《徐列谈“你所不知道的中国” 改革开放后“一切以挣钱为目的”》,作者罗培菁。文章摘编如下:
龙应台文化基金会主办“思沙龙─你所不知道的中国”,15日在台北月涵堂举行第二场座谈。
大陆资深媒体人、《南方人物周刊》主编徐列,从中国导演林鑫所拍摄的纪录片《同学》为开场,探讨中国大陆在一九七九年改革开放后,迅速起飞的经济下所衍生出的社会阶层问题。
大陆导演林鑫,纪录一群一九七八年中学毕业的年轻人,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有人成了月入十几万人民币的银行行长,有人变成清洁工,每天早上三点起床为月薪四百元的工作打拼拚,凸显改革后的中国社会阶层与贫富差距的扩大。
徐列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年,“一切以经济为中心”是政府口号,“一切以挣钱为目的”则是百姓的心声。他以曾经引起讨论的少林寺“佛门CEO”方丈释永信为例,说现在连佛门净地也成立各种“养生班”、“佛法班”开辟财源,出家人手拿iPhone、谈论国内高涨房价,让人见识改革后市场经济导向的社会面貌。
开放后的大陆经济急遽起飞,造就不少富豪与超级富豪,徐列说现在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还有“千万才起步,一亿才算富”的富豪门槛顺口溜,但原本改革开放是希望一部分人先有钱,再帮助社会其它族群迈向富足,现在却相反。
徐列表示,现在中国社会分为五阶层,金字塔顶端的上层与中上层,如官员、国企柯断者和企业老板,中产阶级50%以上人口,金字塔两端的矛盾渐趋激烈。
徐列还指出,富士康坠楼案、中国达人秀爆红的“深圳农民工街舞团”都与年轻农民工感觉生活看不到未来有关,他认为合理社会应该让人民都有实现梦想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