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退休外交官陆以正今天在联合报发表文章说,八月五日的《华尔街日报》刊出一篇专论,题作“中国崛起与战争之路(China's Rise and the Road to War)”。作者李约翰,是位年轻华裔学者,牛津大学博士,澳洲雪梨的“独立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dependent Studies)”研究员,并兼华府着名的“哈德森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交换学者。
此人笔下很勤,在英、美、澳各大报章杂志发表的文章,每月总有三五篇,是略有名气的中国问题专家。他的成名作是三年前出版的《中国会失败吗?(Will China Fail?)》,去年已经再版。大体而言,他的作风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味道。
这篇刊在《华尔街日报》上的文章,承继他一贯的思考路线,断言中美之间必然会以兵戎相见,问题只是迟早而已。他批评西方认为今日世界各国互相倚赖,经济互补,不会再发生战争的观念,无非一厢情愿,将来会吃大亏。
他引述了芝加哥大学政治系名教授梅夏默(John Mearsheimer)的观点,也认为美中之间,难免一战,与李约翰殊途同归。梅夏默的专长是美国国家的安全事务。他与哈佛甘乃迪政府学院的华尔特教授(Stephen Walt)合撰的《以色列游说团与美国外交政策Israeli Lobby and US Foreign Policy》,三年前刚出版,已经翻译成十七种文字,在廿一国发行。
梅夏默撰写之勤,读者之众,比李约翰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最权威的报纸如《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和《芝加哥论坛报》的社论版,三不五时就可读到他的投书。
李约翰引梅夏默为同调,一方面因为后者声名远播,另一方面也因为两人看法大体一致:即不同意美国现行对中国大陆的政策,包括鼓励北京市成为“负责任的伙伴(responsible Stakeholder)”,提供技术协助,帮助中国惊人的经济成长率。
梅夏默可说是鹰派的理论大师,他曾指出当前中国共产党需要亚洲安定,以发展国内经济,喊出的“和平发展”口号也很动听;但大陆国力增强,必定先成为区域强权,然后再逐步挑战美国在太平洋已保持半世纪有余的霸权。
李约翰文中承认邓小平说过,中国在“总体国力”未达一定程度之前,需要“韬光养晦”;但他又举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所说,中国不须倚靠武力,已经在亚洲举足轻重。他这篇文章的要旨,就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与高级将领,过分自信大陆力量,低估了美国军力与保持领袖地位的决心,必然会和美国一战。
陆以正文章说,我个人对梅夏默与李约翰的主观见解,不能苟同。第一,自从广岛和长崎两颗原子弹后,任何大战只会玉石俱焚,没有赢家。第二,中国崛起,是无人能挡的大势所趋。为了超英赶美,大陆至少还需要二三十年的和平。第三,世界正走向多极化,中国或美国都难只手遮天,独断独行。第四,军事科技发达,美国可从科罗拉多州基地,指挥无人轰炸机精准地摧毁阿富汗公路上一辆行驶中的汽车;从反面看,也是阻止再发生大战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