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日前发表文章,题为《北京分析人士:推迟与日谈判 中国态度温和》,作者为于泽远。文章摘编如下:
在钓鱼岛海域附近发生的中日撞船事件继续发酵。在日本决定继续拘押中国渔船船长10天后,中国宣布推迟原定于 9月中旬举行的中日第二次东海问题原则共识政府间谈判。中国执法船“海监51号”昨天(11日)也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要求两艘日本考察船停止作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昨天警告说:“日方如继续恣意妄为,必将自食其果。”
日本冲绳那霸地方检察厅石垣支部9月10日申请拘留以涉嫌妨碍执行公务为由逮捕的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石垣简易法院当天批准检方拘留詹其雄10天至19日。石垣海上保安部认为,中国渔船在日本领海内进行了非法作业,还具有违反《外国人渔业管制法》的嫌疑。该海上保安部目前还在向渔船上的14名中国船员进行调查询问。
中国则就日本拘押詹其雄和其他船员连续几天向日本提出外交抗议,外长杨洁篪也亲自召见日本驻华大使,要求日本无条件放人放船。
但日本态度依然强硬。日本国土交通相前原诚司10日在众院国土交通委员会的会议中表示:“在东海,我国不存在任何领土问题,今后将继续坚决加以应对。”前原诚司强调:“切实保卫我国固有领土和领海是关系到主权的问题”。他还表示,这是在尖阁诸岛(钓鱼岛)附近的领海内第一次发现外国渔船的案件,认为“海上保安厅拍摄了(碰撞时情况的)实时录像,我们的方针没有出现任何动摇,谨慎地进行了应对。”
日本外长冈田克也9月10日下午在记者会上表示:“不希望事态进一步升级。将要求中国政府冷静且慎重地应对。”但他同时指出,中国国内媒体报道日本巡逻船故意冲撞中国渔船,“这有违事实。这样的报道极其令人遗憾。”
北京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宣布推迟中日东海问题谈判,派出“海监51号”执法船干预日本考察船作业,是对日本坚持用国内法处置被扣中国渔船做出的实质性反应,但目前这些反应还比较温和,警告意味大过实际意义。表明中国仍留有余地,希望日本尽快放人放船。
但问题是,如果日本坚持己见,在钓鱼岛争端上毫不让步,激发两岸四地保钓民间团体或中国渔船再到钓鱼岛示威,可能会引发更多冲突,缺乏友善基础的中日关系也可能迅速恶化。
另据凤凰卫视报道,来自香港、澳门、加拿大,台湾的近百名保钓团体代表昨天在台北举办论坛,讨论中日撞船事件,以中日有关钓鱼岛主权、渔权的争议。预计保钓团体代表9月13日将召开记者会来说明将采取的保钓行动。
针对中日撞船事件引发的争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9日在记者会上说:“这主要是中国与日本两国之间的问题,我们希望和平解决。”
2008年12月8日,中国“海监51号”和“海监46号”曾进入钓鱼岛海域东南约六海里的水域,直至傍晚才离开。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舰艇曾要求中国海监船开离该海域,但海监船没有理会。日本当天向中国提出抗议。
“海监51号”总长87.7公尺,型宽12公尺,满载排水量1690吨,设计航速18节,续航力不少于6000海里,自持力40天;该船除常规配装外,还具有现代化的卫星通讯、导航系统,具有机动性强、性能稳定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