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参考 >参考消息 >浏览文章

日媒:钓鱼岛撞船事件撞击脆弱中日关系

2010-9-13 12:19:54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日本新华侨报》9月13日载文《钓鱼岛撞船事件撞击脆弱中日关系》,摘要如下:

 

钓鱼岛骤然风云急。当日本媒体报道9月7日上午一艘中国拖网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和两艘日本巡逻船发生相撞事件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对事件表示“严重关切”。但是,中国民众立即在网上表示强烈不满。第2天,外交部的发言力度加强,改成了“强烈抗议”,并且“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并确保我方人船安全”。

 

 

 

日本政府一方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舆论压力。事件发生后,包括日本首相菅直人和外相冈田克也在内的政府高官都相继表示,不希望此事给中日关系带来负面的影响,显示出要稳便处理事件的意向。可是,8日,当日本记者咄咄逼人地追问菅直人首相是不是会决不退让地对应中国方面时,菅直人回答“将按照日本法律严正处理撞船事件”。这一回答大大地压缩掉了事件处理所需要的政治回旋空间,为中日之间的今后交涉留下了难题。

 

事件发生后,中国民众在北京日本大使馆外举行抗议,声言日方若不放人道歉,将组织百船赴钓鱼岛海域宣示主权。香港保钓人士也立即行动,准备和两岸四地的保钓人士共谋对策,考虑租船去钓鱼岛宣示主权。

 

最近一段时期,中日关系相对平静,没有当年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期所常有的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但是,细看两国民间意识调查,其实两国国民对对方国家的好感并没有怎么增长。

 

比如, 8月中旬由中国日报社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六次“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在日本东京发布,中国国内媒体以“结果显示中日两国民众普遍看好中日关系未来走向”的赞歌调子发了消息。其实这个消息掩饰了一个主要事实,那就是对中国抱负面印象的日本人依然占70%以上,而且从2007年统一舆论调查题目之后,这个倾向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同时也间接反映了中国人的对日印象的改善,有很多是中方媒体的人为努力因素下催生的,并不是基于一种互相交流、互相对应的基础上的真正的改善。

 

即便是发布唱赞歌调子消息的中方媒体面对严峻的调查结果,也不得不承认“历史问题一直是阻碍中日关系发展难以逾越的屏障”,“历史问题仍然是造成中国普通公众和学生对日印象不佳的最主要原因”。而钓鱼岛的归属争端就是历史问题留下的。

 

在这种背景下,钓鱼岛海域发生的中国渔船和日本巡逻船的相撞事件,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撞击脆弱的中日关系的重大事件。而且日本正值执政的民主党竞选党代表(即首相)的极其微妙的政治时期,在这时期突然发生由日本海上保安厅主导的极有可能危及中日关系的撞船事件,使人很自然地会产生疑问,是不是还有其它什么不可告人的背景?

 

法新社在事件发生当天就发消息点到了这一点:“参加竞选民主党党代表的小泽一郎9月5日,表明日本政府要在钓鱼岛问题上对中国采取强硬的姿态。”法新社显然很在意小泽发言2天后就发生这次撞船事件的时间上的巧合性。

 

9月9日,日本《读卖新闻》为撞船事件专门发表社论,要求日本海上自卫队也要“密切配合”海上保安厅的行动。社论的言下之意,是要求日本动用军事力量来对抗中国。

 

钓鱼岛海域的撞船事件成了考验中日两国怎样动用政治智慧来柔性处理危机事件的一场严峻考试了。

 

 

日本巡逻船钓鱼岛撞中国渔船示意图。

关键字:
作者:admin 来源:不详
0% (0)
0% (10)
上一篇: 港媒:日侵钓鱼岛 中国人必有强硬反应
下一篇:被扣船长“受审”坚持钓鱼岛属中国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