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参考 >参考消息 >浏览文章

美媒: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2010-9-15 12:42:20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日前编译《Market Watch》14日文章,题为《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作者为Andrew Leckey。文章摘编如下:

 

文章说,在这里(指中国), “美国” 是一个充斥着分析与批评的话题,正如“中国”在美国一样。人民币汇率和贸易关系这类话题会激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因为它们关乎经济增长、投资潜力和国家荣誉。相比回答其他跟中美关系没多大关联的问题,谈论这些话题需要在政治上更加圆熟。

 

不管是投资、经商还是辩论,同中国打交道都需要相互尊重:

 

──很多中国人觉得,对政府政策的批评就是对他们人格的批评。虽然我们经常大声批评自己的政府,但中国人认为,中国是一个包含他们自身在内的统一整体。外人对中国的批评,事实上就是对中国人民、中华文明的不尊重。一定要和他们保持和谐。讨论冲突话题的时候,要就事论事、以理服人。其实不管对方是哪个国家,这样做都没有坏处。

 

──他们对我们的了解,甚于于我们对他们的了解。我们的衣服和科技产品都是中国制造的,但是我们所了解中国的渠道也仅限于各种新闻报道。他们看我们的电影,追随NBA,在肯德基(KFC)和星巴克(Starbucks)吃喝, 开别克(Buik)车,并且在商店里张贴美国演员和运动员的大海报。他们隆重地过圣诞节,只是不履行其中的宗教部分。不过,很难说这就是美国和美国人的真实再现。

 

──美国政治家对中国的负面言语,常常被中国人当真,正如美国体育教练正儿八经地对待竞争对手留在更衣室留言板上的负面言语。很多国会议员蓄意发表一些措辞其实是为了取悦选民,但中国人对此并不是很了解。

 

──出现重大争议时,中国各个年龄的人士都指出,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们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大成就,哪怕他们的前进道路并没有完全勾划出来。缩小贫富差距,将是最重要的经济任务之一。

 

──国家和父母对中国年轻人取得成功的要求,远远超过美国年轻人承受的这种压力。中国的父母成长于一种不同的经济制度下,他们要求子女学习要更刻苦,工作要更努力。独生子女政策使年轻人更需要取得成功。全中国的购物广场里,主要都是30岁以下的人,这显示了年轻一代的经济实力。

 

──一般来讲,中国人确实更愿意和熟人打交道。这种现象在任何国家都不鲜见,但在中国通过友谊建立起的纽带,肯定会带来生意和共享信息。匆匆会面不会有多少结果,而经常拜访是十分有用的。

 

文章最后指出,当今美国人研究中国跟他们20年前研究日本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看到自己好像马上就要被人家从经济上超过,所以在研究的时候是带了一种担忧和紧迫感的。

关键字:
作者:admin 来源:互联网
0% (0)
0% (10)
上一篇: 日媒涌进发布会质疑钓鱼岛“主权”
下一篇:外媒:日本借钓岛风波对中国输出内困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