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国渔船船长被捕一事,中日之间的对抗一直在蔓延甚至升级。由于日本地方司法机关延期羁押中国渔船船长,包括日本外相等在内的政府要员坚持要依照日本国内法对其予以严处,中方继此前接二连三、不断升格的交涉行为之后,近期做出系列反制行为,包括暂停中日部长级交流,赴日游人数锐减,中日首脑联大会晤流产等,日本媒体更爆出中方暂时中断对日稀土出口的猛料(随即被中国商务部否认)。
当此形势异常敏感之际,中日两国首脑均赴纽约参加联合国系列活动,也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了会谈。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动机和立场到底有哪些,对钓鱼岛争端的未来解决又将有何影响,值得深入观察和分析。
纵观自从9月6日围捕中国渔船事态发生以来日方的言行可以看出,日本的确如中方所言在此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形势误判。误判的标志之一是日本民主党当局对于中国政府反应及时密集、交涉迅速升格、反制广泛高调,几乎可以以“错愕”来形容,这既可以从日方迅速释放船员和船只,却逮捕并延期羁押船长这一一半妥协、一般强硬,甚至是三分观望、七分侥幸的举措显示出来,更可以从其内阁高层手足无措的回应,如新任国土交通大臣马渊澄夫拒见在日本奈良出席APEC旅游部长会议的中国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同时却不断呼吁中方保持冷静的言行中窥见一斑。
当然,日本各大媒体在事发之初普遍对此不屑一顾,等到中方开始高调交涉并采取反制措施后,又不断将中日偶然事端与报复相连,且爆出中国对日停售稀土这种草木皆兵式新闻,也充分说明了日方完全没有料想到中国会有如此强烈且一致的反应。日方对形势的严重误判,有政权根基未稳、外交研判缺失的因素,也有党首选举的现实需要;有历来在钓鱼岛问题上步步紧逼,进而挑衅升级、无所顾忌,中方却常以大局为重加以冷处理的背景,还有美方近来强化日美同盟动作频出,更在争端中不断火上浇油有很大关系。
日方不断强化宣示主权和行政管辖权的行为固然绝非今天才有,也更不是偶一为之,但其敢于在当前背景下果断围扣中国渔船,并且在面对中方如此强大的压力下,依然故我地强硬回应,就在于自恃在军事上、政治上有美国盟友作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