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参考 >参考消息 >浏览文章

法报:中国快速崛起,西方应该害怕吗?

2011-3-3 19:55:42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法国《回声报》2月24日文章】题:应该害怕中国吗?(作者  热拉尔·莫阿蒂)

 

中国令世界惊奇。它的崛起是如此之快,让西方舆论眼花缭乱。舆论从最初的感兴趣转变为欣赏,接着是蔑视,甚至是公开敌视。新出版的两本名称咄咄逼人的书 ——《中国的傲慢》和《中国的霸权企图》就可以证实这一点。两本书几乎同时出版,由于其内容互有异同,也颇令人感兴趣。

 

在分为20多个章节的《中国的傲慢》一书中,记者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指出,中国人有理由显得“傲慢”。中国如今是钢铁、水泥、水稻、电视机、电脑和风能方面的第一生产大国。在近五年中,中国将其生产规模扩大了一倍。它的一个实验室在2010年底研制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实际上,它不仅在纺织和玩具领域领先于发达国家,而且在高科技,如航空、空间、高铁、电动车等领域也同样如此。

 

如今,昔日的竞争者成了征服者。中国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向非洲和拉美国家提出签订一些“双赢”协议,如建设大型基础设施,以此为代价设法进入其市场和购买其原料。就这样,中国成为巴西的头号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国外投资者。最终,胆量过人的中国公司通过收购西方同行的企业(如IBM个人电脑业务、沃尔沃汽车等)取得了开拓海外市场的骄人成绩。

 

人们不能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加以指责。那么,为什么要称其“傲慢”呢?因为中国没有进行公平竞争。通过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著作中的叙述和论证,人们可以把对中国的批评分为三类。

 

首先是违反商业道德和竞争原则。具体做法是,不择手段地“吸纳”工艺技术,国家对企业采取优惠和扶持政策,低估人民币的价值。无须对中国的消费者说什么在他们的市场上多一点竞争于他们是有利的,因为由媒体不断宣传的经济民族主义被舆论大加赞扬。

 

中国“傲慢”的第二个迹象是它一心要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世界其他国家。为了对抗西方,中国创造了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中国在国外开设的负责介绍中国文化的孔子学院恐怕也是在政治领域传播“亚洲价值”的一个必要媒介。

 

第三方面的指责是,中国不承担它的国际责任。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中,或是在有关气候变化的峰会上,它始终不妥协地捍卫自身利益。在新近的G20 会议上,中国在汇率问题上的不妥协态度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从《中国的傲慢》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脆弱国家的形象:如何迎接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挑战?经济增长不可避免放缓的政治后果将会是什么?作者认为,迄今为止,经济增长是被人口和出口拉动的。未来增长将依靠革新和内需的扩大,但这是一个艰难过渡。

 

经济学家安托万·布吕内和让-保罗·吉夏尔的著作《中国的霸权企图》也很令人不安。他们认为,中国自从觉醒以来就在继续描绘统治全球的蓝图。它咄咄逼人的重商主义(这使它积累了巨额外汇)是席卷美国和欧洲的危机的根源。重商主义使中国成为金融大国,而西方国家负债累累的情况又使这个金融大国变成了政治大国。简而言之,中国一心要同发达国家争夺市场。它同时发展服务于地缘政治雄心的军事实力,并威胁像印度这样的邻国。

 

从同样的事实出发,两本书的观点却大相径庭。记者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的著作向北京指出了一些机会,也就中国的脆弱性发出警示。安托万·布吕内和让-保罗·吉夏尔的著作虽然过分倾向于“阴谋论”,但它还是对中国的实力作了完整和连贯的描述。无论如何,这两本书是有现实教益的。

关键字:
作者:admin 来源:参考消息
0% (0)
0% (10)
上一篇: 老妪孤死家中九年无人知晓
下一篇:中国两架侦察机飞近钓鱼岛 日方战机升空戒备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