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与菅直人保持距离
【日本《读卖新闻》5月23日报道】题:中韩与菅直人政府保持距离
中韩首脑在本月22日与菅直人首相会谈时,均将双边关系中悬而未决的问题束之高阁,同在日本国内失去凝聚力的菅直人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东海油气田问题上只是重申了以往的立场,没有做深入的表述。中方如此谨慎源于去年5月的苦涩经历。当时, 正式访问日本的温家宝总理在与时任日本首相的鸠山会谈时,主动提出了尽快恢复油气田谈判的建议,双方达成了一致。但就在两天后,鸠山首相宣布辞职。日中关系人士称,这导致中方对日本民主党政府的不信任感增强。
日本国内围绕菅直人政府在核电站事故问题上的对策不力批判声音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也不愿在悬而未决的问题上主动向日方靠拢。
另外,针对日韩首脑会谈,韩国总统府举行的记者吹风会也仅用几分钟就结束了,表明日韩首脑会谈也未深入涉及实质性问题。相反,中韩却以这次三方达成的有关核能安全领域的合作协议为后盾,准备在加强核能安全措施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本国的核能政策。
【日本《产经新闻》5月23日报道】题:菅直人首相没有提及尖阁群岛和竹岛问题
菅直人首相22日与韩国总统李明博举行会谈之际,只字未提韩国国会议员计划访问国后岛及韩国计划在竹岛(韩国称独岛——本报注) 周边修建综合海洋科学基地等问题。菅首相与中国温家宝总理会谈之际,也未提及去年9月在尖阁群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报注)海域发生的渔船事件。中韩俄等国在大地震发生后对日本提供了援助,但另一方面并未放松对日本领土的攻势。然而,菅首相却专注于以日中韩首脑会议为契机营造友好氛围。
中韩两国对日本提供了善意的援助,但另一方面在领土问题上丝毫未改强硬态度。中国国家海洋局直升机3月26日在东海日中中间线附近飞行并突然接近日本海上自卫队护卫舰,两者相距仅约90米。韩国4月13日决定了执行综合海洋科学基地建设计划的企业。
中日两国“搁置”敌对情绪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5月23日报道】题:中国说,三国领导人峰会“圆满成功”
中国外长杨洁篪说,周末举行的中日韩领导人峰会具有“深远意义”。
新华社援引杨洁篪的话说,此次在东京举行的为期两天的会议“务实高效,成果丰硕,取得圆满成功”。
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出席了会议,其他与会者包括韩国总统李明博和日本首相菅直人。领导人在会谈后表示,他们同意帮助日本开展3月11日大地震后的重建工作,争取在今年完成对一项内容广泛的自由贸易协议的调研工作。
这些言论的友好基调表明中国和日本已经搁置了去年领土争端引发的敌对情绪。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5月22日报道】题: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日本吃了一颗定心丸
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于5月22日在东京落幕。观察人士指出,这次会议改善了三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加强了三国的经济伙伴关系,对未来整个东亚区域合作将有深远影响。另外,中国释放出的善意让日本吃了一颗定心丸。
观察人士普遍表示,这次的三方会谈不仅为中日韩在加强三边的协调与合作上带来了一个重要契机,而且让日本在中日关系上吃了一颗定心丸。中国外交学院的苏浩教授说:“温家宝通过和日本的双边会谈,承诺给日本一些重要的支持,中国方面愿意为日本的震灾继续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甚至为中日之间未来的交流包括青少年一代的交流来创造一些条件。中国以这种方式体现出不单是对日本受到巨大打击的一种同情,同时也表示中国在区域合作中非常重视和日本的关系协调,所以对中日关系来说是两国关系在向前推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契机。”
中国从极谨慎走向自信
【日本《朝日新闻》5月23日报道】题:中国地位日益提升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鲜明地表现了重视日中韩首脑会谈框架的立场。温总理在联合记者会上指出,首脑会谈取得了重要成果,给三国民众带来了信心和力量,三国合作将以此为契机进入新阶段。
以1999年东盟和日中韩首脑会议召开为契机,日中韩三国首脑会谈框架应运而生。当时日本呼吁正式成立这一框架,但中国起初持极为谨慎的姿态,强调“此为非正式餐会”(中国政府高官语)。
三年前,日韩两国提议三国每年轮流举办会谈,中国进行了积极回应。此次三国首脑会谈就提前一年完成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联合研究达成了一致。中国一直以来强烈呼吁推进三边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三国首脑会谈框架日益符合中国利益。
有人指出,这是中国开始对本国在东亚地位充满自信的表现。一位北京外交人士表示:“之所以开始重视日中韩框架,是因为中国意识到这一多边框架为其提供了在美国不参与的情况下与日韩首脑对话的宝贵机会。”
韩国与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关系日益加深,与在北朝鲜问题上表明积极支持态度的日本保持着良好关系。韩国政府十分重视与日中首脑齐聚一堂举行会谈的机会,不过其天平正逐渐向中国倾斜。
日本因震灾面临国力日益下降的危险,中韩两国对于日本的重要性日益增大。这一点在此次会谈中得到鲜明体现。
中国正致力于积极有效利用日中韩框架,“日本政府也必须考虑如何定位”(日本外务省干部语)。不过,日本政府尚未提出明确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