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全景图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日前编发《回声报》文章,题为《三峡大坝木已成舟 南水北调或应叫停》,作者杨眉。摘编如下:
中国长江流越遭受五十年来罕见的严重干旱,导致长江中下游部分水域被迫停航,湖北四十多万人面临饮水危机,中国官方上周也首次公开承认三峡水坝修建的缺陷,国际舆论在再度质问三峡大坝的合理性的同时也对目前正在进行中规模空前的南水北调工程的可行性提出疑问。
周末版的法国《回声报》聚焦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尤其是南水北调三大工程之一的中线工程,中线工程取水源头为湖北的丹江口水库,《回声报》记者加布雷尔·格雷西戎Gabriel Gresillon 前往丹江口水库地区实地采访,重点介绍了当地居民搬迁进展速度以及丹江口水库的扩建状况。
三峡大坝全景图
作者首先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的起源,指出,中国北方长年以来缺水严重,如果说中国全国的水资源储藏仅占全球平均水平的百分之二十五的话,中国北方的水资源储藏仅占全球比例的百分之九,北京和天津等大城市甚至只占百分之三点五,北京市的水资源管理部门刚刚宣布北京目前的人均水储藏仅为一百立方米,相当于国际警戒水储藏水平的十分之一。
中国目前正在落实的南水北调工程其前身可以追溯到毛泽东时代,早在1952年毛泽东当政的时候就已经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1958年湖北丹江口水库工程动工,期间又因几度饥荒而被迫中断,1973年水库投入运作,到目前为止其作用仅仅是调节丹江河水的流量。2002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南水北调三线工程,东线工程已经部分完工,计划利用已有的京杭大运河的水道,连接沿途湖泊,将长江水输送到北部,《回声报》评论说,东线工程的任务是每年将一百四十亿立方米的河水运送一千公里,途中还不得不利用抽水机将水位抬高四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