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文章 >哲文赏析 >浏览文章

消费品郭敬明:两个“极端偶像”厮杀的背后

2010-3-4 19:09:23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当韩寒日渐成为公民社会的意见领袖时,郭敬明则顶着批判与压力,在商业化写作之路上默然前行,一再获得更大的商业成功。摄影_邵欣

“假如明天没有太阳,那么黑夜真的是会令我恐慌的。”9年前,在那篇赖以出头的新概念作文中,高中生郭敬明如是说。

几年之后,他似乎真的进入了“黑夜”。抄袭事件,对他自己,对80后文坛,对中国批评界的象征意义,多年之后将会被更深刻地认知。80后“三驾马车”就此分道扬镳,韩寒日渐成为公民社会的意见领袖,张悦然依然醉心于纯文学的写作,郭敬明则顶着批判与压力,在商业化写作之路上一去不归。

这个吊诡谜题再也难以回避:尽管恶名缠身,公共形象不佳,郭敬明为何仍旧拥有数量惊人的粉丝群,一再获得更大的商业成功,并登顶作家富豪榜首富?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这个时代?

在一篇名为《既生寒,便生明》文章中,评论者如此评价他:“小四一定会成功,皆因他狠、他忍,该狂时狂,该贱时贱,该低头时低头,该出手时一点也不含糊。这个世界,从来不属于天才,只属于人精。”

韩寒每一次挖苦嘲讽郭敬明,都会引起轩然大波,南都周刊去年曾刊发引起广泛影响的封面报道《公民韩寒》,他称与郭“男女有别”。但当媒体跑去问郭的回应,得到的回答只是:我不评价别人。

作为他的死敌,韩寒逐渐感到了对手的强大。

在“男女有别”这种被娱乐化的嘲讽背后,清晰可见两种价值观的厮杀。韩寒的嬉笑怒骂解剖了充满荒诞的社会现实,他高扬理性与常识,笔锋凌厉不乏尖刻;郭敬明则承认现实,他极致演绎了这个社会的商业逻辑,自己甘心充当一个受益的消费符号。

从话语权上看,郭氏的粉丝群仍是着迷于仰望45度角的少男少女,他们疯狂迷恋自己的小四,却发声喑哑;韩寒的拥趸则不限于青少年,他清醒而张扬的公民意识,赢得了愈来愈多公共知识分子的声援。

价值观有对峙,话语权有强弱。尽管如此,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认为韩郭两人其实谁也“灭不了谁”。相反,有韩寒也有郭敬明,这样的生态才是健康的,“当前的中国社会开始能包容不同的人”。

未来会怎样?不妨看这样一个有意味的细节——

韩寒的出版人兼好友路金波有过让两人和解的尝试,他跟韩寒说:“你别骂他了,都不容易。下一代人的两个极端的偶像,英雄应该惺惺相惜才对。”

韩寒与郭敬明握手言和?这是个过于颠覆想象力的场景。

但路金波认为这一天会来到的:“我看他们会,等到他们三十几岁的时候。现在他们太年轻了,而且都那么少年得志。”

相关阅读:

出版天王郭敬明的人生吊诡(组图)

郭敬明:我是一个很平凡很庸俗的人

张颐武:郭敬明将成为鸟巢一代的重要精神象征

肖鹰:郭敬明活着就是为了被粉丝消费

南都周刊:郭敬明为什么这样红

关键字:
作者:张守刚 来源:南都周刊
0% (0)
0% (10)
上一篇: 听“考究女人”杨澜讲述如何保持优雅不败
下一篇:艰苦造就品格 奉献收获快乐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