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战机成为航母舰载机的首选,图为歼十正在进行起飞训练
延伸阅读:
歼-13飞机相关介绍
歼-13飞机的设计思想酝酿于1971年底,当时根据六院的指示由601所招收研究下一代歼击机方案。601所根据作为我国空军歼击机主力的歼-6已经落后的情况,认为应研制接替歼-6的空战歼击机,作为80年代的空军主力战斗机。
如今中国还以歼10为原型设计更先进的隐身战斗机
歼-13飞机特点
歼-13 型歼击机的气动外形十分巧妙。首先,作为一架绝对空中优势歼击机,歼-13 即需要具备尽可能大的最大飞行马赫数以追击或规避敌机,又需要能在亚音速或跨音速作高机动飞行。为了平衡矛盾,该机主翼采用了边条机翼形式。由于有边条前翼,使整架飞机的有效后掠角增大,相对厚度减小,所以激波阻力较小,适合于超音速飞行的要求。而基本翼的存在,又使整个机翼的有效展弦比增大,可减小低亚音速及跨音速时的诱导阻力,特别是大仰角飞行时,从边条分离产生的边条涡形成有利干扰从而增加了升力。另外拖出的边条涡流还可以给上翼面补充动能,延缓基本翼上的分离,从而又可以产生相当大的附加升力,这就非常有利于飞机在高亚音速或跨音速时作高机动飞行(要求有尽可能高的可用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