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评论 >社会评论 >浏览文章

喧哗与躁动,曹操墓真伪之辩的一声叹息

2010-1-12 9:10:27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醉翁之意不在酒?

众声喧哗背后,公众的质疑透露出怎样的信息?是大众话语对于学术权威的挑战?是学术公信力的下降?抑或是在商业利益裹挟下,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愈来愈倾向功利化?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近年来各地政府对历史文化名人的"资源保护"意识愈来愈强,各地争夺文化名人的事件一再上演,譬如梁祝故里十地共争,李白故里的安陆、江油之争等等;各种与历史名人相关的公祭活动、文化节庆活动也如火如荼:炎帝、舜帝、老子、孔子等公祭活动成为2009年的一大文化现象。而其背后则或多或少活跃着地方政府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影子。

有网友说,这些历史名人之争,貌似很"文化",实则很"现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争实质,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在河南安阳发现曹操高陵的消息发布后,地方政府将会如何对这一举世关注的文物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媒体的追问随之而来。

安阳市市长张笑东表示,政府要将曹操高陵建成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一体的三国文化考古、文物保护基地和旅游景区。学者裴钰称,比照兵马俑的参观人数,开发曹操墓,每年至少能带来4.2亿元的经济效益。

资料照片

4.2亿元的收益预测很快成为公众质疑学术动机的众矢之的。即便河南考古方面一再向媒体申述其考古发现过程的严谨周密,仍难以拂去盘桓公众心头的"借历史名人进行商业炒作"的大片疑云。

有网友说,陕西"周老虎"的阴影仍然没有抹去,无论是政府领导还是科研机构,尤其是我们所尊敬和尊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更要特别地谨慎、特别地沉着,也应该特别的理智。要耐得住寂寞和冷清,要把得住科学规律和职业道德。

从常识来看,专业学术领域的调查、研究及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分析与判断,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权威结论,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指引方向,同时形成对社会的引导。

然而值得反思的是,在商业利益的席卷下,一部分专家面对物欲的诱惑丧失了职业的操守,甚至沦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功利泛滥的学术生态圈下,学术圈内造假、抄袭等丑闻不断,大众话语对于学术权威的挑战将学术公信力的沉沦显露无疑。 

关键字:
作者:王菲 来源:新华网
0% (0)
0% (10)
上一篇: 曹操墓考古发布何以引来众声喧哗
下一篇:中国汉字是否落后需要改革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