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日前编译德国《经济周报》文章,题为《世界的“原材料主宰”》,林泉编译。文章摘编如下:
文章认为,直到不久前,人们还以为,经济的全球化只是从发达国家到新兴工业国家的单行道,然而,中国在拉丁美洲和世界上其它地方的大举进军表明,越来越多的新兴工业国作为角色参与并影响这个进程,而中国是其中最主要的角色。
文章说,在这个趋势中,中国并非唯一的新兴工业国,其它国家如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或土耳其也在朝这个方向运动。但是,中国是最重要的国家。在原材料方面,它在拉丁美洲扮演者领导的角色。最迟在五年之后,中国将取代欧盟成为这个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按照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的估计,该地区向中国的出口份额将从去年的7.6%增长到2010年的 19.3%。在一些国家如智利、秘鲁或阿根廷,中国现在就已经占据了领先地位。
中国的进军也让美国和欧洲烦躁不安。不久前,德国工业联合会(BDI)干事长施纳普奥夫(Werner Schnappauf)警告说:“中国人日益成为这个世界的原材料主宰。”
西班牙企业家兼作家安东尼奥 ? 纳瓦伦(Antonio Navalon)更为尖刻,他直截了当地说:“全球化就是中国。中国是一个生产性社会,把我们变成了消费者地区,这种(状况)削弱我们。”经济学家桑蒂索(Javier Santiso)提醒说:拉丁美洲应该重视就业岗位的创造,而不是简单地成为“中国的粮仓”。
文章说,几乎在所有情况下,中国和拉美州的经济关系都是互补的,双方以商品供给相互补充。如同在非洲一样,中国在拉美州的一部分投资用于基础设施,这些设施是中国开采原材料所需要的,对当地国家来说当然也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