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台北9月12日电】将减少台湾海峡两岸数百种产品的贸易关税的协议今天正式生效,这是台湾领导人马英九作出的旨在加强两岸贸易关系努力的一个重大步骤。
中国大陆与台湾6月底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两岸之间的年贸易额已高达1100亿美元。台湾领导人马英九为协议生效欢呼,他说,协议对防止台湾经济边缘化很有必要。他还说,该协议有助于减缓两岸的紧张关系。
【台湾《经济日报》9月12日报道】题:ECFA生效 两岸经贸开新页ECFA12日起正式生效,两岸经贸关系迈入新纪元。ECFA生效后,双方将加速推动后续协商工作及进程,包括: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组成、投资保障协议洽签等。
【台湾《经济日报》9月12日社论】题:加速成立经合会以落实ECFAECFA终于在今日生效,为两岸制度化、正常化经贸关系开辟了新局面。推动这个新局面的核心机制,是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经合会)这个新组织。
依据ECFA第11条,经合会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达成ECFA目标所必须的磋商;除此之外,经合会的职能也包含监督及评估ECFA执行、通报重要经贸资讯,并在争端解决协议生效前,负责调处经贸争议。从字面解释,经合会的管辖极为广泛,几乎所有两岸经贸议题,都能解释为经合会的职掌范围。
【中央社台北9月12日电】ECFA今天正式生效,经济部次长林圣忠16日将随海基会前往上海,对于两岸经合会组成架构与主导层级、林圣忠说,经济部与陆委会已经初步协商过,“应该一两天内就会有讯息”。
对于两岸经合会主导层级,林圣忠认为, ECFA谈判最高层级已经到次长级(指经济部常务次长梁国新与大陆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重庆会谈) ,因此两岸经合会层级到副部长级应该是合理的安排。
【台湾《工商时报》9月12日社论】题:两岸“经合会” 应坚持专业务实路线两岸双方继签署ECFA后,目前又正在研议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以对双方经济合作架构内的诸多具体事项,进行官式体制的协商安排。这是两岸间首度成立的“官方名义”对话平台,因而其虽未成立却已触动双方当局的“政治神经”,如在双方入会官员层级“如何对等”的问题上,两边“暗中较劲”的意味就很浓,显见双方都不愿在这个委员会里丢失面子。
说白了,就是台湾方面很希望在该“经合会”上,凸显双方“官式对等”的样态,所以提出了“次长对副部长”的模式,即明示台湾方面的“经合会主委”人选,将是经济部次长梁国新,并表态期盼大陆方面,以其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来担纲。经济部如此的积极“出牌”,显示台湾执政当局在这件事上颇有政治考量,绝对避免在两岸经合会里矮人一截。
可是,大陆方面并不做此想,而是主张该经合会应在“海协与海基两会框架”下设立和运作,同时强调该会应具有“鲜明的两岸特色”。在双方这方面意见差距不小的情况下,两岸经合会诞生前,势必要经历一番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