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日前发表文章,题为《保钓反制 中:日将切实感到痛》,作者黄菁菁、林克伦。文章摘编如下:
中日关系再次步入阵痛期,继中国外交部十九日发表强硬声明后,原订二十一日访中的“日本青年世博访问团”昨(20日)突然取消行程,而“新华社”昨发表二篇专文,先诉诸利害关系指出,将严重损害民众对日信任感,后文强硬称再次激怒中国网民,香港媒体则解读四项反制措施意涵并评论称:“日本将切实感到痛”。
中国总理温家宝今年五月访日时,与时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敲定的“日本青年上海世博访问团”活动,原订二十一日出发,然接待方“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于十九日晚,突然向日本驻中国大使馆表示,现气氛不适合从事友好交流活动,日本外务省只好临时宣布活动延期,而日本也向中国提出“甚为遗憾”外交照会。
中国官方传媒“新华社”昨发表《日本非法扣押中国船长严重损害民众对日信任感》文章强调“三损”指出,有损中国人对日本的好感与信任,有损中日逐步建立的战略互信,有损两国共同发展的需求;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十九日晚,也向日本驻中国大使单羽宇一郎表示强烈愤慨与抗议。
文章引述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副所长高洪指出,“政治层面暂停中日省部级以上交往,意味日本的知县、大臣、阁僚不能到中国访问,两国往来有所限制。这一反制措施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八年来从未有过的。”
“新华社”晚间又再发《再次激怒中国网民》文章,并细数大陆网友的激愤留言以及事发迄今始末;香港《文汇报》则分析暂停高层交流、煤炭会议、航权与赴日旅游等四项反制措施,将冲击日本造成实质性经济损失,该文章标题更强硬地称:“日本将切实感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