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9月23日电(记者 苏楠编译报道)美联社刊发署名评论文章说,中日就钓鱼岛撞船事件的口角不断升级,假如发展成为全面的外交战,那么对两国造成的经济影响,将波及棘手的东海油气田谈判。要在中日任何一方都不会“丢脸”的前提下解决问题,殊不容易。
文章说,目前,北京已暂停与东京的部长级接触,并推迟了第二轮油气田会谈。中国周二也表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本星期在纽约出席联合国会议期间,将不会会见日本首相菅直人。
反日示威在中国周边许多地点爆发,且争端也已蔓延到文化交流方面。北京突然取消邀请1000名日本青年参观上海世博会,日本流行组合SMAP在上海的演唱会也已取消。
中国和日本竞逐成为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的经济体,但两国的关系已然相互交织,双方都不愿意让任何争端破坏重要的贸易和商业联系。
到目前为止,紧张局势还没有上升到2005年时的水平,当年日本的商店和餐馆都遭到袭击。然而,中国国内也出现了呼吁抵制日本产品的声音──其中许多实际上是在中国制造的。
文章指出,这次争议的焦点在于领土主权,越来越自信的中国强调了其在该地区的存在。北京已要求东京释放船长,并“威胁”如果日本一错再错,中方将采强烈反制措施。
不过,日本没有做出让步的行动,而对中国民族主义作警告,并敦促冷静解决问题。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说,“现在比什么都重要的是,日本、中国或其它国家的政府负责人心中要有别刺激偏激、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
美国也敦促双方通过适当的外交途径,解决问题。
不过,文章认为,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没有软化,要在任何一方都不会丢脸的前提下解决问题,殊不容易。
“天然气田问题一直是中日关系其中一部分,也是双方之间的包袱。”华盛顿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希拉。史密斯说。她认为,如果钓鱼岛领土争端“触礁”,将可能破坏中日在天然气田问题上的谈判,以致无法达成共识。 撞船事件发生后,日本发现中国舰艇把钻井器材运送到东海的油气田,担心北京是要单方面开采。对此,中方回覆称此举是为了维修作业。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周二表示,中方对春晓油气田拥有完全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中方在春晓的活动完全合理合法。不过,她没有将事件与钓鱼岛争端作直接的联系,此外对油气田的发展,也没有表达出中国在立场上有任何的改变。
中日冲突在9月29日将面临考验,当天之前日本检察官必须决定是否起诉中国渔船船长。
文章援引一些分析家猜测,北京也许正在测试日本新一届民主党政府的决心(resolve)。一些人认为,民主党并不如统治了日本多年的保守派那么强硬。
过去曾警告中国军事扩张的日本外务大臣前原诚司,对钓鱼岛问题立场一直强硬,声称该地区不存在领土争议。
然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日本问题专家梁云翔认为,尽管谈话强硬,但中日对于可能会进一步升级的紧张局势,都抱持谨慎态度。
“在他们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前,两国政府必须问问自己,我们有什么措施来解决可能产生的后果?”梁云翔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