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参考 >参考消息 >浏览文章

美媒:中国人的慷慨精神仍待考验

2010-9-26 9:51:32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美国《纽约时报》9月23日文章,原题:中国的慷慨态度受到考验  由于新晋富豪及各类基金的出现,专业慈善机构的运营以及政府的鼓励,中国慈善业也与经济一样,进入一个腾飞的时代。但当美国巨富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下月于中国举行慈善晚宴,邀请约50位中国顶级富豪参共同商讨慈善理念时,中国媒体却曝出,“一小部分”富翁婉拒了这一邀请,另外一些人则想弄清楚是否会被“劝捐”。在一个经济呈爆炸式发展、贫富日渐悬殊的国家,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世人对富人“惜捐”行为的关注,也使中国人的慷慨精神受到考验。


    事实上,在这次晚宴前,中国的慈善传统早已被颠倒。近十年,中国经济造就了至少117位亿万富翁,数十万位百万富翁,而有记录的富翁捐款数额则相对甚少。根据中国政府的数据,去年中国的私人捐款额仅为80亿美元,而美国2008年的这一数字为3080亿美元。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非常慷慨的,”胡润富豪榜的创始人胡润说,“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捐赠多在家庭之间进行,不愿公开。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一个捐赠透明化的新时代”。


     确实,在这个透明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开始公开其财富,并进行公开捐赠。其中杰出例子是88岁高龄的房产商于彭年。4月,他捐出13亿美元的资产设立一个基金会,以资助中国的贫困学生。而最近,42岁的中国巨富陈光标不仅接受了巴菲特的邀请,还承诺死后捐出4.4亿美元全部资产。


   “财富就像水。如果只有一杯,你就自己留着。如果有一桶,你应该与家人齐喝。如果拥有一条河,你就应该与每个人分享。”陈光标在上周一次采访中说。

  
     这是一个新的现象,不仅钱是新的,政府的态度也是新的。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中国政府为私人捐款行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它规定个人捐款的税前列支为30%,而企业捐款的税前列支为12%。此外,今年共有一千个非盈利性机构可享受免税捐赠。政府还计划最迟于2011年出台中国第一个慈善法,对慈善的定义及捐赠行为进行明确规定。

  
    而陈光标来说,鼓励那些拒绝巴菲特和盖茨之邀的富豪们捐款的最好办法就是公布他们的名字。“我会在媒体上抨击他们,”陈光标说,“我们不能当守财奴”。

关键字:
作者:admin 来源:参考消息
0% (0)
0% (10)
上一篇: 韩媒:“华盛顿”号航母或不参加27日军演
下一篇:法媒:当中国人摘月的时候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