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推进责任区监管工作向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方向发展,吉里于孜工商所以规范日常责任区巡查监管为抓手,突出“新、精、实、准”四字要求,将责任区监管纳入常态化管理,努力实现科学监管、效能监管,促使基层监管情况更加清晰、监管任务更加明确、监管工作更有效率,有效地推动了责任区监管工作深化细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巡查方式求“新”,提升监管工作动态性。
为全面提升巡查工作效率,通过创新巡查监管方式,标注经营户电子地图、责任人示意图和监管规范手册“两图一册”,强化对重点商品巡查,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和频率,及时录入监管信息,提升基层一线监管水平。
标注辖区经营户电子地图。将各责任区经济户口分布情况纳入电子地图管辖范畴,构建责任区监管动态地图。在责任区划分时,则根据责任区干部工作能力结合电子地图反映的实际监管任务,合理划分片区重点,科学调配人力资源,形成良性互动局面。
制作责任人示意图。将辖区划分为四个责任区8个网格,并绘制了“责任人示意图”、公示栏、公示牌,制定了网格人员管理制度。在实施责任区监管中,创建监管区域平面示意图。工商所“监管区域平面示意图是将工商所区域平面图划分为若干个片区,分别用不同颜色代表,平面示意图则标明街道、生活小区和主要建筑物,并同样划分为若干个监管区域,各工商所的日常巡查按照“两图一书”管理模式进行,即:工商所辖区布局图、监管人员责任区分布图、工商所与食品经营者签订的《食品安全承诺书》,日常巡查工作重点做好例行巡查和专项巡查记录,准确填写 “食品安全巡查笔录”,在日常巡查中贯彻流程要求,将各种监管信息及时进行搜集整理,录入经济户口管理档案,确保监管工作形成体系;实现辖区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
制定监管工作规范手册。根据监管工作实际,制作《责任区监管工作规范手册》,建立起一整套包括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岗位职责说明、工作流程以及无照查处、食品安全监管、商标监管等一系列工作标准和处置流程,依托基层管理系统,实现流程化运作。各项工作按照流程,通过《基层管理系统》实施部署、落实反馈、检查督促等,根据操作记录和信息录入,监察室对各岗位责任人履行职责落实巡查、发现处理、信息采集录入、反馈等环节工作情况随时开展抽查,为评价干部工作绩效提供原始的依据。
二、监管力量求“精”,提升监管工作成效性。
优化人力资源,打造责任区监管精兵。根据责任区监管的理念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精兵”的构想,不断优化责任区人员结构,明确监管职责,规范人员行为,及时总结人员管理经验,不断提高监管人员履责能力。一方面着力培养监管能力强、发展意识强、执法水平高、群众满意度高的“两强、两高”干部。另一方面,按照职责岗位化的要求,实行分片划段,层层分解监管工作任务,在确保地域界限清楚、岗位责任到人,统一实行A、B岗监管,全面建立所长、分管所长、巡查人员三级责任制,明确监管责任,量化标准,方便具体操作。
三、录入信息求“实”,提升监管信息真实性。
推行精细监管,确保监管信息真实。针对日常巡查走马观花、巡而不查等现象,一方面规范巡查记录管理,使用统一巡查文书,细化、分解责任区监管的具体内容,规范巡查文书填写,加强痕迹管理。对食品经营户等重点监管对象实行重点巡查。另一方面定期对监管巡查工作按照“一看二问三查”的要求进行督查考核,即:看巡查记录,问监管服务对象,对照网络查记录、实地核查效果、随机抽查质量,对发现的问题、遗漏和错误,一律按照“谁监管谁巡查、谁巡查谁录入、谁录入谁负责”等原则,该补项的补项、该纠错的纠错、该追责的追责,保证了市场主体动态信息数据库的准确率、及时率、完整率、真实率均保持在99%以上。
加强数据清理,确保基础数据准确。以信息化手段应用为依托,开展数据清理,全面清查经济户口数据的准确性,提升基础监管工作的精确性。一方面全面核查准入系统与基层管理系统数据不一致情况。以责任区为单位,认真查找和调整“准入系统”责任区户口与“基层管理系统”中户口的错误数据,共调整了2300多处不一致数据,使责任区干部更加准确领回自己责任片区“经济户口”。另一方面通过数据纠错软件对监管数据进行核查,重点检查建档情况、联系电话等情况,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四、督查考核求“准”,提升绩效管理精确性。
按照绩效管理的要求,统一量化人员的监管工作标准,实行“月考评、季兑现”的考核办法,推行监管责任与绩效挂钩考核机制、失职扣分追责机制,进一步明确和强化责任区职责,促进监管人员职能到位,实现责任区监管“区域清晰、职责明确、层级分明、责任到人”的基本要求。
建立任务跟踪机制,实现责任区监管全程记录、全程监督。所有工作任务均通过基层管理系统下达,由监察室负责对工作任务安排、工作落实进度、工作完成时限、工作完成质量等情况跟踪监督,并定期发布督查通报。
建立网上记录申报制,掌握责任区干部工作动态、绩效情况。建立干部工作“日志”、“月报”、“季考”和“抽查”“年评”五项网上记录申报制。责任区干部通过《协同办公系统》个人办公模块撰写工作“日志”,记录每日工作信息;每月工作结束后,干部通过绩效考评系统考核上报模块将本月工作小结发给领导,做好“月报”;领导通过管理系统,查验每名干部工作日志、月报、软件系统记录情况进行“季考”;年终组织开展“年评”,对照评估标准核定得分,实行网上记录、网上反馈,并适时组织不定期抽查,对干部申报信息的真实性、行为效果的可信度进行监督,有效防止责任区监管上“高分低效”和弄虚作假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