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参考 >参考消息 >浏览文章

中国的亚洲安全困境及战略选择

2010-12-30 10:34:33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28日文章】题:中国的亚洲安全困境及其选择(作者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对内改革还是对外开放,中国都把政策的重中之重放到了经济发展。到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贸易国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战略(无论是地缘政治意义上的还是军事意义上的)处于次要低位。在改革早期,中国强调军事现代化要为经济发展服务,外交也要为经济服务。这些年来,尽管随着经济崛起,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也在加快,但经济现代化仍然是主题。

 

经济发展避免安全困境出现

 

尽管中国的这种政策选择主要是关于中国的内部发展,但对国际关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是有效地遏制了国际政治中称之为“安全困境”的问题浮上台面。这里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中国的开放政策既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西方国家。中国实行“请进来”和“接轨”政策,不仅主动向西方打开自己的市场,而且愿意改革自己的制度和国际体系接轨。这种通过和世界融合的政策,促使中国的高速发展。如果没有这种融合,很难想象中国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同时,这些做法也让西方感到放心。反映到国际政治面,在“请进来”和“接轨”这两个阶段,中国和西方没有发生具有根本性的冲突。从本质上说,经济上的互动较之战略和军事上的互动,更能表现出双赢局面。

 

第二,从邓小平到当代,和平发展是中国国际政治的主体意识形态,并且明确表现在政策主题中。在邓小平的时代,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中国不仅认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政治的主题,而且也把此看成是中国的发展机遇。这个主题到现在并没有变化。1990年代末以来中国提出“和平崛起”或者“和平发展”,近年来又提出“和谐世界”。尽管提法上有些细微的变化,但主题是一样的。

 

第三,中国的选择创造了中国本身和其它经济体的互相依赖。如果发生军事冲突,那么各国付出的成本和代价,远较没有相互依赖的情形高。不管怎样,成本会促使各国趋于理性。

 

美国致使中国安全环境恶化

 

在国际层面,能够造成中国安全困境的主要是美国因素。但过去的数十年,中国有效地减少了美国因素所能导致的安全困境的恶化。除了经济上的互相制约外,在其它很多领域,例如台湾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等,中国和美国建构了很多沟通管道。此外,美国很多年里的战略重点在反恐战争,也是美国难以为中国构成安全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中国所说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利用这个机遇期,不仅发展自己的经济,而且实现了相当程度的经济“走出去”,尤其在东南亚国家。

 

但是中国的安全困境最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是剧变。首先是周边环境因素的急剧变化。在朝鲜半岛,从“天安号”事件到近来的炮击事件,情形每况愈下。和日本,东海油气田和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但撞船事件不仅使中日关系再次紧张起来,而且也正在导致日本对华民族主义的转型,从长远来说,对中国非常不利。在南中国海,越南等国对中国的担忧日益加深,并开始采取行动,主要是邀请美国的卷入。实际上,在所有周边问题上,已经呈现出一种大国政治化的趋向,对中国的战略压力剧增。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因素。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传统安全困境,主要来自另一国的军事和战略威胁。美国已经意识到,反恐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有个结果;美国不能因为非传统安全而忽视传统安全问题。一旦美国战略转移到传统安全问题,中国就立即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美国开始改变策略,从反恐战争中脱身,把其战略移向今天美国传统安全的中心,即西太平洋地区。

 

应当看到,中国内部一些因素的变化,也在改变着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对中国的安全认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本身的军事现代化也在加快。无论进出口或是越来越多需要保护的海外利益,都要求中国的战略走出去。中国的这些变化导致了周边小国的担忧,希望其它大国来平衡中国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说,美国是被“邀请”回来的。

 

中国可以主动创造“战略机遇”

 

这就给中国的大战略选择提供了一个困局,即如在经济竞争和战略(甚至军事竞争)之间作一选择。一般意义上,经济竞争是良性的竞争。但是,战略竞争尤其是军事竞争就不是这样了,它更多的是一种零和游戏,或者你死我活的游戏,因此是恶性竞争。

 

对中国来说,面临的问题是:是要坚持在经济跑道上,拉美国进入经济跑道?还是在不同轨道上和美国赛跑(即中国在经济跑道上,美国在军事战略跑道上)?还是被美国硬拖到战略和军事跑道上?

 

美国战略移向西太平洋是否表明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结束?如果从中国只是一个被动的角色来看,那么答案是肯定的。但事实上今天的中国就实力来说,已经不再是被动的角色,被动地接受他国提供的“战略机遇”。相反,中国已经有能力来主动创造“战略机遇”,就是说,中国有自己的选择。

 

因此,中国应当主动,不应当被动地被美国拉入军事和战略竞争轨道。中国军事现代化要进行,但经济建设仍然需要居首位。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不可把战略放到首要地位。这样就可以避开美国。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在经济上遭遇很多问题,复苏比较缓慢。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和中国竞争过程中,美国会在很大程度上转向其非常强势的军事力量。如果中国不当心,被美国拖入战略或者军事跑道,从长远来看,就不可避免地会成为美国的“敌人”。而中国一旦成为美国真正的(而非像现在那样的“想象上的)“敌人”,其就会做方方面面的动员来应对中国,就像从前对付苏联那样。

 

中国不仅要避免被拖入军事战略竞争轨道,而且要主动拖住美国,让其停留在经济跑道上。在经济方面要继续深化和美国的合作。贸易、人民币、气候等等问题上,中美之间的合作还有很大的空间。

 

再者,中国也应当在那些促使美国转向传统安全跑的领域做更大的努力,减少美国的传统安全困境,或者减少美国转向传统安全的理由。例如在朝鲜问题,中国要有更大的作为来约束朝鲜的行为,不让其再作非理性的挑衅。在南中国海问题甚至钓鱼岛问题上,中国要改变思路,从目前的双边关系,战略性转型到多边构架内的双边协商。

关键字:
作者:admin 来源:参考消息
0% (0)
0% (10)
上一篇: 美防长欲与解放军“增强互信”
下一篇:德报:全世界都该祝中国经济“新年好”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