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参考 >参考消息 >浏览文章

港报:“春节烦恼”与文化价值重建

2011-2-9 18:53:55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香港《明报》2月8日文章】题:春节烦恼与文化价值重建

 

就在外国人愈来愈多地了解中国春节,甚至开始过春节的同时,中国百姓却对春节有诸多抱怨。兔年32小时火灾近6000次,27个城市因燃放烟花爆竹致空气污染,春节联欢晚会官民评价悬殊,加之回乡过年负担沉重及春运期间一票难求,令春节备受各种现实因素的非难。

 

春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大缩影,甚至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后一块故土。然则,日益凸显的春节烦恼也是中国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缺失的一种典型症状。

 

中国目前大多现实难题都存在硬问题撞在了软文化上的特征。中华传统文化最重“家国”二字,先齐家,而后国可治,天下能平。然而,中国的现代城市化进程与传统的家族概念渐行渐远,以致家族式迁徙与城市房价形成矛盾,春节运力与返乡人潮互相挤压。

 

同样,中国社会上现在最突出的“炫富”、“炫权”与“仇富”、“仇官”现象也有着深厚的文化根由。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重道而轻富贵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脊梁。国学大家钱穆上世纪70年代就曾说:“中国传统,向不重富强。今则一慕富强,而近百年来之中国社会,乃由此而变质。”今有学者也指出,中国人正处在历史上最肤浅的时期。

 

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精髓认知的缺失,导致无法以文化智慧化解社会中的乖戾之气。因此,中国在进入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重建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需求更加迫切。

 

近年来,国学热兴起,百家讲坛受追捧,各地私塾林立,幼童重新捧起《弟子规》、《三字经》,甚至有知识分子隐居深山为的只是单纯用国学教育自己的孩子。

 

这些对国学的求索与追问,确实是一条文化价值体系重建的重要路径,然而,现实社会及现代化的潮流也要中国人必须清醒地看到,形式上的私塾、国学读本并不能真正解决社会的文化价值缺失困境。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全球化都是不可阻挡的现代潮流,中国在这潮流之中,顺流而前是必然的,重建中国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更需要有识的国学家在文化上有大的创新,真正在继承传统文化精义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理论上作出贡献来。

关键字:
作者:admin 来源:参考消息
0% (0)
0% (10)
上一篇: 苏丹南部公投催生“最年轻国家”
下一篇:美媒:西方看中国龙狼吞虎咽世界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