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小美,30岁的高军做了一回实实在在的好心人。
小美只有7岁,零下18摄氏度的寒冬,蜷缩在首府西虹路地下通道口,用一只看不出颜色的大瓷碗乞讨。
高军看着小美乞讨已有整整两年,直到上个月的一天,一个小男孩抢走了小美碗里的7块钱,看着小美哭,高军的眼泪也掉了下来,他把小美送到幼儿园,还想一直资助小美的爷爷奶奶。他觉得自己的力量太单薄。于是,高军想到了求助媒体,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共同帮助小美一家。
然而,当记者进一步了解小美的家庭状况时,发现小美的家族多人以乞讨为业,市民的爱心便是他们长期赖以生存的“根系”。
事情的发展带着某种讽刺意味,面对这些,高军的心情变得很复杂……
白天乞讨的姐妹俩,夜晚在租住的房子里写作业。
12月11日,高军把小美送去幼儿园的第三天。
中午两点,高军忙完手头的事儿,就往南梁坡附近的爱迪幼儿园跑。幼儿园餐厅里,捧着满满一碗蛋炒饭,小美正大口大口往嘴里塞。
“我给小美洗了头,梳了个马尾,黑黑的袜子也洗了,小姑娘整齐多了。”幼儿园老师董玲很心疼小美,小美进幼儿园时,全身上下都是泥污,头发粘在一起梳不动。董玲还给小美买了一个小书包,送了钢笔和本子。
“别喊小美了,我就看看她,对了,我买了一箱牛奶,搁在你这儿,麻烦你每天让小美喝一袋。”高军清楚地记得小美来幼儿园给他说的第一句话,“叔叔,我能吃几顿饭?”现在,隔着玻璃,看着小家伙吃饭,高军觉得很满足。
高军是东北人,来新疆已经两年,他的外贸公司就在西虹路附近,西虹路地下通道是他出门联系业务的必经之路。
其实,对小美,高军不是没有警惕心。“每次经过地下通道,都能看见小美,她就那么缩在墙边,低着头不说话。起初,我并没在意,因为那种要钱的流浪儿童或者乞讨集团太多了”。
11月8日,高军看到小美在哭,小美的哭声触动了高军心灵最柔软的一处。“我问小美为啥哭,原来是一个小男孩抢走了小美好不容易乞讨来的7块钱。她的哭声让我的心都碎了”。
没有犹豫,高军立即带小美离开地下通道,他去了小美的家,“小美租住的地方是个七八平方米的房间,她的爷爷奶奶都已经68岁,从内地来新疆近十年,孩子的爷爷告诉我,小美的爸爸因病去世,妈妈带着小美的姐姐离家出走,小美的哥哥在乌市一所小学上三年级,全家的生活收入全靠小美乞讨所得”。
得知这个情况,高军立刻决定资助小美一家。当天,高军就把小美送进了离她租住地点最近的爱迪幼儿园,一个月近300元的入园费,可以保证小美一天三顿饭。高军担心老人家的生活没着落,还给小美的爷爷奶奶留了200元钱。
这几天,高军一直惦记着给小美家扛袋大米过去,他觉得自己的力量太单薄。于是,高军想到了求助媒体,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共同帮助小美一家。
但是,好心人高军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爱心会遭到“欺骗”。上周,高军跟随记者向街道办事处、社区等处了解情况才知道,小美的家庭远没有那么“单纯”。
小美一家早已是西虹路地下通道的“乞讨名人”。
丁文英是西虹路地下通道市场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她在这里工作6年,也就看了他们6年。
原来,和小美在一起乞讨的还有一名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婴儿。
“起初,那个30多岁的妇女带着小美和她哥哥小刚乞讨,妇女的怀里始终抱着一个几个月大、长不大的孩子。”丁文英的话是一种“讽刺”似的比喻,她告诉记者,“这6年,这个女人至少怀了4次孕,我知道她今年9月生的一个孩子因为畸形死了,现在怀里的孩子应该是去年生的。而在此之前,她生下来的孩子一长大,就出来乞讨,然后她再生,再抱着一个婴儿乞讨”。
开始,丁文英和周围的商户都特别同情几个孩子,没少给钱,对他们,丁文英也特别宽容。但是日久天长,丁文英发现,“自己的爱心似乎被利用了”。
“几个孩子各守着地下通道的一个路口乞讨,看着孩子可怜,路过地下通道的行人都会给钱,我观察过,过去10个人至少有8个人给钱,尤其是早晨,还有人施舍得更多,有一次,我只看了半小时,就看见一个孩子的碗里有两张20元钱,下午再去看他们,小美的手上已经有厚厚一沓钱,两个口袋装得满满的”。
丁文英注意到,每天19时,就会有人来向妇女和几个孩子收钱,有时是一个中年男人,有时是一个老人。
“他们一来,就在妇女和孩子们身上搜钱,如果妇女私下里藏点钱被发现了就是一顿拳打脚踢,有一回,我看见小美的身上红一道白一道的伤痕,问了小美才知道,是小美那天没交够100元钱而被打的。小美的哥哥,虽然在学校上学,暑假才来乞讨,在地下通道趴着边做作业边乞讨,给钱的好心人特别多。他们的收入非常可观”。
丁文英这才发现,是大人在利用好心人对孩子的怜悯赚钱。这两年,因为市政市容整顿的需要,市场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数次和妇女沟通,希望她能带孩子离开,上前沟通的丁文英却被妇女用要饭的碗砸伤了右脚小趾,几天走不成路。被逼急了,妇女还砸过路的行人。
“派出所、街道办事处、行政执法局的人都来过,就是赶不走,若是把大人小孩送到收容所,第二天就被家人领回去,然后再到地下通道乞讨。”面对这个“老大难”,丁文英已经由同情转为说不出的滋味。
与小美一家的较量已经不是丁文英一个人的事儿,乌市友好南路街道办事处街政科工作人员巴依尔告诉记者,社区几乎所有的下派干部和工作人员都去和他们谈过,但是“没有一点作用”。
![]() |
心系民生 2010-1-17 13:24:28
爱心还该不该继续?很值得我们深思。真的,有好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想奉献爱心,是因为我们不想被人家玩弄。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