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参考 >参考消息 >浏览文章

媒体辩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意义

2011-10-21 11:49:35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扩内需奏效软着陆有望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10月18日报道】题:中国GDP增速放缓“正是医生开的药方”(记者罗伯特·奥尔森)

上季度中国经济的增速为两年来的最慢速度,进一步证明了北京的决策者正精心安排经济的软着陆。

国家统计局今天说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1%,比第二季度9.5%的增速略有下降。

春华资本集团董事长、高盛前大中华区主席胡祖六说:“中国的放缓正是医生开的药方。”胡祖六说:“仍然有人认为中国将遭遇硬着陆,这是市场的一种心理。但是我认为基本面并不支持这种看法。”

为了遏制通胀,北京近一年来多次提高利率和银行准备金率。胡祖六说中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工业产出以及出口等数字都大大减缓,所以他预计近期内将实现软着陆。

胡祖六出席的是由亚洲协会、布鲁金斯学会和香港大学组织的一次题为《21世纪美国-亚洲活力:前方的挑战》的讨论会。其他与会者包括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利丰集团主席冯国经、布鲁金斯学会会长斯特罗布·塔尔博特和布鲁金斯-清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丰。

冯国经认为中国经济将从过去10年到15年的高速发展放慢脚步,更加关注发展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他说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冯国经还说:“今天如果你希望得到世界上最便宜的产品,你不会到中国去。”他说中国仍然是世界工厂,但是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孟加拉国和东南亚的价格可能更低。利丰是世界上最大的衣服和玩具供应商,向沃尔玛等供货。

【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18日报道】题:内需扩大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记者阿伦·巴克发自北京)

中国周二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扩大的内需正在推动一个长期依赖出口的国家的经济增长——在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美国经济持续低迷之时,这对于全球经济来说,无疑是个潜在的利好消息。

经济学家们仍然对这一增长率表示欢迎,将其视为中国在不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努力抑制通胀,同时能够引导其经济软着陆的一项证据。

数据还表明,中国的国内需求正在部分程度上弥补对其出口需求减少的影响,从而使中国能够较好应对出口量适度下降的情况,过去出口减少曾对其经济造成重创。同时也表明,中国对全球各地原材料和其他产品日渐增长的消费需求,决定其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的地位长期以来一直是把双刃剑。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都跌至7%以下,从而在国内引发担忧,这个人口城市化速度日渐加快的国家通常认为,8%的经济增长率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需。

自那之后,中国决策者开始大力拉动内需,重新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出口导向型经济,并且已取得重大进步。中国当前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经济学家们青睐的一项衡量贸易平衡的更宽泛指标——在2011年上半年仅占GDP的2.8%,2007年占GDP超过10%。

汇丰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说:“即使西方经济再度陷入衰退,其对中国经济增速的影响也远小于三年前。中国对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已经大大减小。”

风险不可控硬着陆难免

【西班牙《公众日报》网站10月19日报道】鉴于国民经济在全速运行30年后可能出现的风险,中国为经济发动机注入了冷却剂,其结果已经有所显现。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幅为9.1%,是两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的目标是继续保持增长,但却以更加均衡和不过度依赖出口的方式增长。

为此,中国决定刺激内需,并多次通过加息、提高银行准备金率以达到遏制通胀和信贷规模的目的。

尽管中国经济的减速是有意为之,但并非完全可控,没有风险。中国目前正面对着两大风险:一是西方国家有可能陷入二次衰退,中国的出口难免受到冲击;二是房地产泡沫破裂。

此外,从下个月开始,中国将失去北京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织就的“保护网”。龙洲经讯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罗斯阿利亚·姚说: “中国政府在2008年11月启动了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一直以来中国都拥有这个保护伞。”按照经济刺激计划,中国发放了大量信贷以支撑经济增长,而信贷的滥用导致通胀高企,房地产业积累大量泡沫。

【奥地利《新闻报》10月19日报道】题:中国没能成为救星

中国经济与欧美经济不同。经济学家提醒说,为了给不断增长的人口创造就业岗位,中国需要比欧洲更高的经济增长率。此外还有通胀问题。9月通胀率为6.1%,略低于今春。但在过去12个月内连续5次加息后,中央政府本希望通胀率更低。中央政府将控制通胀的目标定在了4%。

结果是进退两难,而这不仅令股民不安。经济增长显著放缓——年初中国经济增长率尚为9.7%——本应呼唤降息,但通胀率过高使央行不可能这么做。接受道琼斯新闻社访问的绝大多数分析师因此预计,央行会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当前利率。

“经济存在迅速降温的危险”,北京领先国际金融资讯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董先安说。他预计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仅为8.6%。瑞士资产管理专家费利克斯·祖洛夫不久前对本报说,他“预计中国经济增长率不久后将只有5%到6%”。

【中央社台北10月18日电】鲁比尼全球经济咨询公司董事长努里尔·鲁比尼警告,中国致力提振经济成长,但在2013或2014年或将难逃硬着陆命运。

有“末日博士”之称的鲁比尼昨天在一场座谈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是“不可能的任务”。

鲁比尼警告,过度投资总会引爆经济硬着陆。他说,决策官员将竭尽所能力保8%以上的经济成长,并确保微妙的政治过渡时期不至受累于经济下滑。

鲁比尼认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官员将想方设法力保经济成长,影响所及,未来恐有成长过热风险。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18日报道】题:中国GDP增长放缓加大金融风险(记者约翰·福利)

第三季度中国GDP9.1%的增幅仍然是让发达国家艳羡的数字。不过这是两年来的最低增幅,这表明两位数的高增长时代已经到了头。中国再也无法依靠高经济增长率来平息金融系统疯狂扩张所带来的损害。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经济增长帮助中国渡过了金融困境,那时的坏账占银行资产的30%。

但是现在这些坏账损失就更大了,而且更加复杂。瑞士信贷银行估计12%的银行贷款可能成为坏账,相当于GDP的17%。兴业银行称所谓的“影子银行系统”——包括粗略统计的民间放贷金额——可能高达15万亿元,相当于今年GDP的三分之一。没有人知道这些钱中有多少会变成坏账,或者政府可能采取什么形式来填补窟窿,但是代价会是很高的。

在中国,影子银行系统使得开发商和小企业得以维持生意,在银行不提供贷款的时候创造了就业、住房、工资和繁荣。但是如果开发商花光了钱,经济就会失去以不同于传统模式来发展的最好途径。中国面临着重蹈美国覆辙的风险,即金融和经济相互产生不利的影响。

关键字:
作者:admin 来源:参考消息
0% (0)
0% (10)
上一篇: 六中全会提“文化强国”大战略
下一篇:印报称“中国特色和平崛起”是威胁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