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的7月13日,记者在莫斯科现场见证了北京申奥的成功;7年后的今天,记者再次见证了百年奥运来到中国的宏大仪式。作为一个北京奥运的“有缘人”,记者见证了北京用实际行动履行当初的承诺。
蓝天多了废气少了
根据北京气象台统计,北京的“蓝天”数量从1998年的100天增加到2006年的241天,翻了一番多;2007年的“蓝天”数为246天,比2001年申奥成功当年提高了15.6%。
“今年夏天,我们家可以随时开窗户,”住在北京紫竹院南路首汽小区的72岁老人郭素英说。
北京累计已投入上千亿元,在防治烟煤型污染、机动车污染、工业污染、扬尘污染、生态保护和建设等方面,连续实施了13个阶段、200多项治理措施,空气质量已连续9年得到改善。
公交多了堵车少了
美轮美奂的“鸟巢” 因同时拥有多个世界之最,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梦幻般的“水立方”散发出迷人的蓝色光芒……奥运会让中国拥有了一大批高水准的体育场馆。
公共交通的变化可能是近几年来北京老百姓感受最深的。为了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和保障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北京市几年来先后投入100多亿元更换和新增了16000多辆公交车辆,使北京市的公交车总数从2001年的17000多辆增加到目前的2万多辆。
2001年,北京市区内只有地铁1号线和2号线,全长不过50多公里。因为有了奥运的契机,北京地铁的建设也以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到2015年北京将形成“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总长561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有望超过纽约,成为全球地铁线路最长的城市。目前,北京共有11条地铁线路在同时建设中。
微笑多了麻烦少了
如今北京的“脏、吵、粗、俗、窘、泼”等行为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自觉排队、文明用语、友善微笑、不乱穿行马路、不随地吐痰等。
北京市教委连续3年对万名学生的抽样调查测评显示,在“为班集体服务”、“自愿捐献钱物”、“不随地吐痰”、“自觉节水”、“不说脏话”等10多项文明指标的测评中,中小学生的得分2006年比2004年提高了10%以上。
55岁的北京市民张宝凤为了拍摄北京奥运倒计时牌数字变化的瞬间,每次都要提前两小时出门,早早地等在历史博物馆的计时牌前。他说:“一切都在发生着巨变。天变蓝了,地变绿了,人变美了,北京和中国变得更年轻、更可爱了!”
北京的承诺:
1、向侵犯知识产权说不
2、人流物流来去自由
3、绿色理念“浸染”北京
4、奥运场馆如期竣工
5、马术、沙排条件落实
6、住宿接待来者不拒
7、交通不再添堵
8、平安奥运重中之重
9、支出增加盈利无忧
10、善待媒体采访自由
11、奥运遗产福泽后代
12、奥运圣火光耀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