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参考 >参考消息 >浏览文章

英报:中国因为危机中的表现赢得赞扬

2010-6-29 12:16:35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英国《金融时报》6月25日文章】题:中国:北京因为危机中的表现赢得赞扬(作者  杰夫·戴尔)
    一度对中国经济问题作出最好概括的,恰好是中国的总理温家宝,2007年时他描述该国的发展模式是“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
    如今,中国摆脱全球金融危机,实现显著复苏,在果断的、庞大的财政和货币剌激计划的推动下,2009年实现了8.7%的经济增长。
    看空中国的人的主要论调是过度投资和过热。
    中国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刺激计划出台前就异常高,超过了40%,而去年这个比率继续攀升,接近50%。投资过多意味着新项目很可能是低效率的,最终导致生产能力过剩。
    批评人士还提醒说,去年银行贷款猛增,比之前一年翻了一番,达到9.6万亿元人民币,这可能最终形成大笔坏账。
    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家史宗瀚尝试跟踪这些贷款的流向,计算出地方政府现在负债11.4万亿元人民币——远远高于官方给出的数据7.4万亿元人民币。他说,有3万亿元人民币可能最终成为不良贷款。
    过热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房地产市场,许多城市的房价从去年初开始迅速上涨。政府的房价数据显示,房价两个月来的同比增幅创下纪录。
    但是,政府在设法防止过热的出现。政府从去年秋天开始降低银行新发放贷款的速度,限制新增基础设施项目的批准,并下令银行减少与地方政府投资企业的接触。在房地产市场,政府推出许多政策限制投机性购房。
    此前持批评看法的部分人士认为,在防止投资热潮失控方面,政府短期内做的已经足够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家余永定去年曾提醒投资过度可能带来风险,现在他说,目前的可控性大大增加。
    他说:“从长期来看,我们需要深入改革经济结构,但在短期内,政府已经有效利用货币政策降低投资。”
    一国经济如果对投资依赖过多,那么它的另一面就是消费发挥的作用太小——近年来,消费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不过,有迹象显示情况开始改变。尽管受到这次危机的影响,但家庭消费去年增长强劲。
    有些分析人士认为,结构性转变正在进行中。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说:“中国的消费者开始消费。”
    中国恢复平衡问题的最后一个因素、也是争议性最大的因素是中国的汇率。中国不仅面临美国的压力,还面临来自印度和巴西的压力。面对国际压力的加大,中国放弃了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做法,6月21日开始让人民币升值,但央行强调说,汇率的任何被动只会是非常缓和的。
    中国经济的不平衡性仍然存在,它对全球恢复平衡所起到的作用可能开始引起更大的政治争议。但也有一些迹象显示,在朝着温家宝三年前要求的那种更具持续性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中国取得了一些进步。

关键字:
作者:admin 来源:参考消息
0% (0)
0% (10)
上一篇: 俄刊:专家担忧中国楼市崩溃
下一篇:澳报称陆克文对华政策“收效甚微”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