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册 忘记密码?
返回顶部 关注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您当前位置:采访 >名家采访 >浏览文章

地产大亨——潘石屹的传奇创富人生

2011-9-2 8:26:44中国承诺网已有0人评论 加入收藏

(三)传奇的万通六雄

在中国的房地产界,提起万通六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太多的传奇,从开始的万通传奇,到后来分家后各自打出一片天空,都成为商界的风云人物。

 

说到万通六雄,特别要提其中的两个重要人物——冯仑和王功权。

 

冯仑是万通六雄中的大哥,正是他带头成立了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公司(万通前身),正式开始了了万通六雄起步。

 

而王功权,正是他一手将飞速发展的潘石屹,从万通的财务中心主任,一步一步地提升到副总裁,常务副总裁,最后提无可提,就让潘石屹来坐自己的交椅。

 

六人中,冯仑年长,生于1959年冯仑,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获法学硕士学位。1984年,冯仑25岁,从中央党校毕业,第一份工作是留校任教,后主动要求到武汉挂职下放锻炼,一年后返京,因为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经验,冯仑参与了中央政治体制改革。此时的冯仑专门研究意识形态。此项工作结束后,冯仑进了中宣部,后又进中央体改委下属的体改所。

 

除了北京,全国当时还有三四个省没有体改所。海南刚刚建省。冯仑身先士卒,主动请缨带两三个人去海南筹建海南体改所。临行前,中央体改所没有开办费给冯仑,就给了冯仑1万台彩电的批文作为开办费。

 

1988年,海口。冯仑将1万台彩电批文递给了一外贸公司老总。外贸公司老总拍出了30万元。冯仑用这笔钱建起了海南体制改革研究所。那段时间,冯仑整天开着海南省委借给他的破面包车,跑遍了海南每一个市县,一心想为海南发展出力。

 

1989年6月4日之前,冯仑在仕途上幸福的发展。

 

1989年“六四”之后,冯仑没机会再走到原来的老路上。海南体改所解散,冯仑回到了北京,而此时中央体改所也解散了。

 

冯仑已经好几个月没工作了。“那些年,我法定的工资还不到100块钱,加上奖金也就120块钱。那些年,全为理想,也觉得在实现理想,只是没有积攒下什么钱。”

 

需要养家糊口的冯仑此时想起了在海南认识的一个牟其中手下。“那时候,不像现在有很多企业和机会可以选择;那时候,没什么企业。而且,牟其中挺会聊天,又有那么多经历,我决定去他那看一看。”

 

牟其中亲自面试冯仑,和他谈了两句,就让冯仑来上班,但没说让冯仑做什么。冯仑很着急地在办公室干坐了一个礼拜后,牟其中给冯仑印了政务秘书的名片。月工资250块钱。

 

冯仑用一年多时间成为了牟其中的第一副手,南德三分之二的部门经理都是通过冯仑的关系介绍进来的。冯仑的工资也随之涨到了850元。但是这之后,牟其中开始对冯仑不放心了,他从四川调来父子兵制衡冯仑他们。

 

而王功权的经历同样有些传奇!

 

26岁的时候,王功权毕业于吉林大学管理专业,并成为了吉林省委机关的一名宣传干部。与冯仑很相似,他正行进在前途无量的仕途道路上。作为一个乡村小学中心校校长的儿子,他继承了父亲性格中负责、严谨、在困境中百折不挠的基因。但是,与父亲的顺服不同,他性格中多了反叛的因素。

 

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望着坐在对面给自己布置工作的一位50多岁的处长,他完全可以想象得到10年之后的景象:换个位置,坐在处长的那个位置上,然后再给另外一个年青人布置工作,所布置的工作内容甚至都是一样的。这个B型血的男人,不甘于青春就这样被消磨掉,他想要追求的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有意思的生活,——一种并不安分的生活。

 

而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已经在酝酿着大的变化,一种新的经济力量正在跃跃欲试。1982年,沿海开始出现特区,当时搞得很成功。他身边有人去了回来后说特区挺好。

 

王功权好像一下子闻到了新的空气。1987年,深圳到长春来招聘工作人员,这是一个新鲜事。王功权那时连深圳在哪儿、什么样都不知道,纯粹抱着玩票的心态偷偷去应试。结果被一家开发区的服务公司录取为团总支书记。

 

当对方录取的调令(那家公司当时有国家人事编制)到了单位,王功权甚至连告别饭都吃了的时候,领导开始找他谈话,好像要挽救一个失足的青年。周围刚刚从深圳回来的朋友也劝他,说功权啊可不能去,那里特别冷清。父亲也坚决反对,几番犹豫,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这次机会。然而,他的心已经活了,面对接下来日复一日无聊的生活,他开始感到了后悔。

 

海南建省的消息传来,王功权再也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心思。他借小孩儿刚刚出生,需要护理爱人为由,请了一个月的假,亲自去海南看一看。刚刚谈好的工作,一回头就被一个清华的研究生给抢跑了,王功权急了,觉得再也不能优柔寡断,坐失机会。——他成了吉林省委自改革开放以来正式辞去职务的第一人。一个乡村小学校长的儿子,20多岁就成为省委的工作人员,这样坦荡的仕途,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然而,王功权内心中的那股不安分的热血,使他终于告别了仕途,选择了一条充满了风险和浮沉的道路。

 

而在6个人中,在去海南的路上,王功权最先认识了刘军。1987年底,刘军离开四川的一家国有企业,到海南去找工作。在从广州到湛江的长途大巴上,王功权和刘军恰巧坐在了一起,都是为了寻找理想而放弃了一份安稳工作的年轻人,又都是在大学学的管理专业,两人谈得很投机。坐轮渡从海安到了海口,下了码头,两人又一起在附近找了一个便宜的招待所安顿。甚至第二天二人分手后又都找到了同一家招聘单位,还互相谦让,尽管最后谁都没被录用,但二人的友谊从那时开始萌芽。

 

不久,王功权在海南崭露头角,他在海南的一家国营房地产公司——海南省开发建设总公司担任要职,月薪两三千元(当时他在吉林省委宣传部的时候,月薪是78元)。

 

很快王功权、刘军、王启富会合到一处,而由于冯仑、易小迪、王启富都曾在海南体改所共事,在王启富的介绍下,几个人慢慢地彼此熟悉起来。事实上,在没一起办公司的时候,他们就经常泡在一起,冯仑因为没钱,经常到王功权那里去打长途电话。

 

而当冯仑成为牟其中总办主任之时,却正是王功权的多事之秋,因为一场意外的牵连,他被关押了10个月,最后却无罪释放。剃着光头,披着大衣出来的王功权给冯仑打了个电话,兄弟有难,自然帮忙。冯仑将王功权介绍给了牟其中,很快,王功权由业务经理一直升到南德集团天津投资公司副总经理。进入南德的王功权将刘军也随之招入了南德。

 

1990年,北京。

 

牟其中和太太坐在桌子一旁,冯仑和王功权坐在桌子另一旁。冯仑和牟其中面对面,王功权和牟其中太太面对面。冯仑是牟其中的总办主任,牟其中没有副总,冯仑相当于常务副总;王功权是牟其中投资的总经理,是牟其中太太的副手,分管南德公司财务。冯仑和王功权可以算是牟其中1990年的左膀右臂。

 

但由于后来牟其中的不放心,冯仑觉得整天看牟其中川军脸色感觉很不痛快,同时他也感到自己在这个私人家族企业已经没有空间了,于是离开了南德,其后王功权也离开了南德。

 

1991年,离开牟其中的冯仑回到了北京,但感觉当时的北京太压抑,自己开公司,连工商注册都通不过,于是冯仑再次来到了海南。

 

当时王功权正在想是不是到海南大学或什么地方教教书,稳定下来算了。冯仑找到他,说又“戳摊”搞了个公司,从工商局领的表“已经填上你当总经理了,几个人里头就你在南德当过业务干部,你不出山这些章就得重盖”。

 

冯仑有识人之才,也有自知之明,他清楚自己的长处主要是在战略层面上,多年的历练使他对政策的变化非常敏感,同时,在战略思考上的胆子非常大。但是,冯仑的执行是短项,对于细致琐碎的执行工作,他缺乏耐心,必须要有一个人要协助他来执行。而在创业之初,王功权正是这方面的最佳人选。冯仑曾经这样评价王功权:“可堪长交,可做大用”。 后来冯仑曾表示,当时如果没有王功权的加盟,自己绝不会贸然去开家公司。

 

于是很快,在冯仑在海南振臂一呼,南德和原海南体改委的旧部纷纷聚集而来。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公司(万通前身)出台。

 

1991年,海口。万通在像凉山聚义一样排座次。梁山排座次的第一标准是自然标准,要看谁岁数大;第二标准是原来的身份,看谁在原单位官职大;第三标准看贡献。冯仑岁数最大,在原单位是众弟兄的领导,万通第一桶金也是他的关系。冯仑自然成为万通的董事长。

 

此外,王功权是法人代表、总经理,刘军是副董事长,王启富是办公室主任,易小迪则是总经理助理,后来的潘石屹主管财务中心。

 

排完座次,轮到分金银。冯仑既然做了老大,这时他就要表现出老大的高姿态。6个创业伙伴采取了资产和工资都平均分配的做法。“创业初期,很难说谁的贡献大,谁的贡献小。我提出一个观点,认为大家在一起,不是钱的投资,而是人的合作,缺了谁,都不行,所以,要平均分配金银,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没矛盾,才能团结大家在一起多走一段。”

 

这也为万通的分家后来埋下了伏笔。

关键字: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承诺网
0% (0)
0% (10)
上一篇: 多才多艺 大智若愚——记著名诗词作家、音乐家 王伟中
下一篇:山水寄情踽之梦 回归人文自天然 ——记山水画家李胜林
0
 
合作伙伴: 承诺返利商城 幸福联盟 百度搜索 谷歌搜索 今日新疆网 更多